<aside> 👋🏻
产品沉思录™ (Product Thinking):追寻建造者的好奇心。
作为建造者,我们好奇自己所构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
我们更加好奇,那些创造出影响我们产品、环境、思想的人们,他们最初的好奇心又是什么?
于是,我们通过赛博考古、专题研究、主题整理,试图回答:
在这场追寻中,我们想到了 Vannevar Bush 在 1945 年的《As We May Think》中描绘的景象:
网络是一个即时出版机器,可用来创造一个图书馆、一座数字花园。
七十多年过去了,网络几乎改变了人类的一切,而泛滥的信息却让好奇心逐渐稀缺。
于是,我们构建了「产品沉思录」这个知识库与通讯,作为我们这一代创造者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安放好奇,抵御洪流。
自 2017 年以来,已累计更新近百万字内容,发布近 300+ 期通讯。我们也想斗胆做一些穿越时间的事情,想试着看如果随着时间不断积累,这座数字图书馆会变成什么样子。
过去埋藏在地下,挖出来时是煤炭,是你今天的炉火。
如确认内容对你有价值,可点击下面链接查看付费专栏,支持我们的努力。
**第七季 · 第六季 · 第五季 · 第四季 · 产品沉思录起源**
Since 2017
via shaonan & fonter
</aside>
通过多元视角,看见真实世界
<aside> <img src="/icons/sheep_orange.svg" alt="/icons/sheep_orange.svg" width="40px" /> 死去的人与活着的人之比为 14:1,1000 亿人已经不在人世,他们给我们的最大教训是,他们尝试了我们今天正在尝试的一切。他们成了指引我们心中羔羊的牧羊人。
我们经常觉得自己看清了,觉得认识到世界 80%+ 的事物,但是想想你认识的世界只是 1/(1071亿)= 0.000000000009337。所以有时候很想与过去的人对话 ,那么就会去看他们的历史故事和作品。
——《First Round Capital》
</aside>
<aside> 🔑 这部分主要关注部分产品诞生的历史,以及展示内外部亲历者、观察者等不同的视角。 通过这些研究,让我们能对这些产品有更全面的认识。
</aside>
<aside> 🔑 这部分主要关注用户研究、设计方法、执行落地三个部分。
</aside>
<aside> 🔑 这部分主要基于德鲁克的观点,关注于:
</as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