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龄未婚男子,返乡过年少不得面对家人亲戚「催婚」。如果对方同龄,我会玩笑性回一句,你啊,以前多好一人,现在怎么满口都是吃人的封建礼教?如果对方是长辈,则只能点头说,我会加油,我会好好努力。

作为习俗的婚姻

最近听人讲了下傅志彬《洗脑的历史》,里面提到了洗脑术的一些特征,发现作为习俗的婚姻与之有不少共性

  1. 仪式感:宗教方面,有贯穿一生的各种仪式,如祷告、礼拜;古中国帝国体系,有皇帝的登基仪式;如今有盛大庄重的婚礼,目的是凸显事物(宗教、王权、婚姻)的神圣性和重要性
  2. 紧密的小团体,宗教有入会标准,将非教徒排除在外。古代士大夫必须参加科举,接受儒家思想才能分享王权。类比到婚姻,已婚人士结婚之后就以家庭生活为核心,比如到点回家、工资上交。
  3. 反复灌输,如把某神论、某主义,翻来翻去讲一样,已婚的家人、亲戚、朋友会反复说教。
  4. 排他性,一神论,不可拜别的神。婚姻生活不结婚者进不去,已婚者会反过来说教未结婚的年轻人
  5. 树立榜样,不断造神:宗教中,会不断有某某圣人、某圣徒的例子,树造榜样,鼓励信教;催婚者则给你举一堆某某结婚之后如何幸福圆满,如何事业腾飞的例子,鼓励你结婚
  6. 资源垄断、恐惧和条件反射: 历史上的一些政权,会通过垄断资源,制造恐惧和条件发射,强迫民众从生理和心理上服从某种思想。而婚姻,则是某种程度的性资源垄断。大龄不婚者获取性资源的难度相对高很多。另外就是,已婚的亲戚、朋友会有意无意向你灌输,老年悲惨的不婚者,强调结婚的重要性。

如此,婚姻作为一种习俗,在胁迫人结婚方面,有如此强大的能力则不足为奇了。与之伴生的生子,也有同样的魔力,比如出生纪念周岁宴(仪式感)、育儿圈(小团体)、翻来覆去的说教乃至胁迫(反复说教)、未生青年几乎没有发言权(排他性)、各种美娃宣传(树立榜样)、老来无依和绝代恐惧(恐惧和条件反射)。

非理性的婚礼

舍弟计划今年结婚,也就是两边家族举办婚礼。春节期间初算了下,光金钱成本就十几万。这笔钱在深圳够小两口生活 1 年了,现在却要在一场婚礼、短短几小时中花光。花掉这么大一笔钱,倘不影响正常生活,当作节庆倒也无妨。显然地,我们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理性想来,这事很夸张。而花钱请公司拍婚纱照、搞仪式、摆席吃酒这种新夫妇不喜欢,随份子的客人也未必有多喜欢的事情能办起来,也是一奇。

或者根本上,只是年轻一代会抵触这种东西,老一代老几代们则可能很喜欢。婚礼的出钱方,通常为父母。谁出钱,谁就决定了婚礼审美。这种事和春节拜年走亲戚时类似的,小辈的感受不重要,爸妈爷爷奶奶的感受比较重要。

导致这种非理性的原因大致如此:婚礼越铺陈越有面子;不办婚礼整个家族遭人唾弃。总之,环境培植起来的审美、道德耻感、经济腾飞之下的攀比之风造就了非理性。

也可以类比到行为经济学之「锚定效应」,父母们和新婚夫妇多年以来,少不得要参加几场婚礼,对于哪几场印象深刻的婚礼如如何,该花多少钱,可谓「心里有数」。何况婚庆公司、场地承办方会竭力强化价格。

伴侣

在中国获取长期伴侣的方式,成功概率最高的就是婚姻。想要抛开婚姻获取相随一生的伴侣则难如登天。双方都要能认清婚姻的宗教性质(摆脱长期观念、双方都要能摆脱亲族的影响、双方都要能摆脱社会的影响(朋友、媒体等)。

人是社会和生理的动物,有避免精神孤独的倾向和生理需要。在这种强大的生物约束下,平庸者的逻辑理性十分徒劳。何况理性不过是感性的辩护品罢了。

抛开习俗和法律而言,拥有伴侣无疑十分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