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n you don't create things, you become defined by your tastes rather than ability. your tastes only narrow & exclude people. so createWhy the lucky stiff

设计者的品味

1. 品味和能力

一个设计者最需要的就是好的品味(Taste)。当我们说一个人品味好的时候,常是指这个人的"审美"好,或者这个人善于发现"美"。但是一个人有好的品味,往往不是因为他善于发现**“美”,而是因为他善于识别“丑”**。当一个人识别出丑陋的事物,并且对这种丑无法忍受的时候,他自然就会选择那些美的东西。因此,好的品味不仅和"美"有关,更和“丑”有关。这里说的“美”和“丑”,不只是表面上的好看或者不好看,它包括产品的美丑,技术的美丑,制度的美丑,和人性的美丑。对于刚开始从事创作职业的人,尤其是做设计的,品味和能力可能会有一定的距离。在你在职业生涯刚开始的几年里,你的品味会比你的才能超前几步。你的作品可能暂时没有满足你的品味,不要因此放弃,因为能力会慢慢的赶上。而且最终,你的品味会决定你的风格(Style)。

美国最火的广播节目 “This American Life” 的 Ira Glass 通过一个视频告诉我们他的经验,他说,在刚开始几年里,你的作品可能并不如你希望的那么好,你试图做好,但是能力并没有达到。但是记住品味是你的一切,如果你的品味足够好,那你就能意识到你做的东西是很蹩脚的,是不够满意的。很多人没有度过那个阶段就中途退出了,但是我见过的所有优秀的创作者,都曾有过这样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他们有很好的品味,他们知道他们所做的并不让自己满意,但最终都度过了这个阶段。因此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阶段,如果你正处在这样的阶段,你需要知道这是正常的。你所唯一能做的而且最重要的就是,做很多很多的事,每个月每周都做出新的东西,只有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你才能跟上你的品味,才能够弥补品味和能力之间的间隙。你的品味帮你辨别出你想做的和你会做的之间的距离。

2. 什么决定你的品味?

一个人的品味由多个因素共同塑造,最直接的是一个人成长环境的文化,中国的文化是什么也许透过 frog Design 的创意总监Jan Chipchase 的这几张图你就能看出一些,财富和贫困的差异,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差异,梦想与现实的差异

https://s3-us-west-2.amazonaws.com/secure.notion-static.com/721c82c8-aedd-4c83-adf4-d7f014d74037/Untitled.png

https://s3-us-west-2.amazonaws.com/secure.notion-static.com/b631f111-2ba6-42f3-b8c1-99a408e1a948/Untitled.png

https://s3-us-west-2.amazonaws.com/secure.notion-static.com/3407c189-68d0-4152-b9c2-4db02778b2ef/Untitled.png

https://s3-us-west-2.amazonaws.com/secure.notion-static.com/aa92c3f3-2bbe-4e1f-b7cc-e66a903abffa/Untitled.png

https://s3-us-west-2.amazonaws.com/secure.notion-static.com/69be0bfc-cc71-475e-a171-0fb14a28e20b/Untitled.png

https://s3-us-west-2.amazonaws.com/secure.notion-static.com/6dd03d34-cf2d-4072-a01e-e7238716bb06/Untitled.png

在这样差异巨大的多元文化下成长起来的人,对差异化会比较包容,品味自然也就比较宽松,可以说中国人适应能力强,好的坏的都能将就,喝的了毒牛奶,吃的了地沟油。也可以说中国人有中庸的思想,做事情一定跟大部分人一样,不愿意与众不同,抢打出头鸟。还可以说中国人喜欢辩证的看问题,任意拿两样东西去让他做个比较,答案常常是“这个也可以,那个也不错,各有各的好”。中国人差异化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中国人必须对丑的事物拥有极大的容忍度,否则就混不下去。在中国表达对丑不满的人常常会被排挤,被攻击,甚至遭受生命危险,因此大部分人都不由自主的接受我们周围的世界,而能够发出批判声音的人为数不多。有意思的是,公众本身不觉得那么有些东西很丑陋,被有的人一提醒,才意识到原来那的确是丑的。从毒牛奶地沟油到现在的毒胶囊,本质上说都是有人对一些丑恶的做法视而不见的结果。中国需要更多这样“对丑无法容忍”的人,需要一个对“丑”重新认识的启蒙,通过揭露丑而发现美。

3. 对丑的容忍度

Hi-iD曾有一片文章讲“美的感知力”,很赞同其中关于 Taste 的看法。Taste 翻译过来是“品味”,可品味通常是围绕着格调上的词语,比如我们会说某某人着装很有品味,某某人对美食很有品位,如果我们只是把品味当做类似着装或美食概念上的品味的话,未免有点将其概念狭隘化了。Steve Jobs 的衣服千古不变,如果按照大众对品位的理解,Steve Jobs 的品味就差到了极点。因此Taste是一种能力,而不是格调。我们不去纠结于词语上的不同,就其概念来说,绝对不仅仅是穿着时尚,或者紧跟潮流那么简单。Taste是一种“美的感知力”,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一定是每个人都有,否则就不会有大众都欣赏的美。既然每个人都有这种美的感知力,那么是什么让 Steve Jobs 的 Taste 与公众的 Taste 不同呢?仅仅是因为每个人的对美的感知力大小不同决定的吗?个人认为正好相反,Steve Jobs 的品味于众人不同的原因在于他对丑的容忍度极底。几乎是**“对丑陋的零容忍”**。这种近乎严苛的要求一直影响着他的一生

Steve Jobs 刚刚搬新家的时候,家里没有家具,因为他始终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家具。他就是这种宁缺毋滥的人。有一张照片,他在家里盘腿坐在地板上,家里只有一盏 Tiffany 的大落地灯。这张照片后来成为了经典。

因此“对丑的不容忍”是解释一些人 Taste 的不同于其他人的最好的方法,也是解释了中国为什么一直出不了像 Steve Jobs 这样的人,因为中国每个人从小到大见过太多丑的东西,对丑的容忍度很高。不信?欣赏一下这些优秀建筑吧

https://s3-us-west-2.amazonaws.com/secure.notion-static.com/e10c6ae1-8a52-4864-bcae-e8fa590dc811/Untitle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