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境初次发生时:

  1. 如果不想做决策只是想记录问题,确保把问题摆在台面上留着以后分析,可以只是记录情境。在分析问题时,逐渐深入找到这件事背后的原因,制定决策,总结原则,留待下次类似情境发生后以过去总结的原则和经验证有效的决策来应对。

  2. 在情境发生的当下做出决策:描述当前情境,参考已有的原则,尝试解决问题。描述情境更重要的作用是在记录过程中会让思路得到梳理,更能客观的看待问题,区分事实和感受,做出更合适的回应。

  3. 当下无法做出有效的行动,只能在下次发生时做,也可以只记录情境。

二、类似的情境再次发生时:

很好,一切幕后的工作都是为了此刻。

  1. 如果是一模一样的情境再次发生,选择此情境发生过,将展示你在过去的经历中经过验证的有效应对此问题的决策。重新再做一次,很大很大概率就能解决你正在经历的问题。你也可以参考类似情境下,其他有效应对此类情境的决策。

  2. 如果是类似情境发生,不是和之前一模一样的情境,选择此情境初次发生,描述当前情境并选择类似的情境类别。注意的是:类似情境是指,共同点很多,而不是只有少数共同点。

参考类似情境下,其他有效应对此类情境的决策。并基于参考你已有的原则做出决策。

三、意识到使用原则的“锚点”或“条件”发生时,你可以选择:

  1. 拉动拉环以落到实处的方式,基于此原则制定出应对当前遭遇情境的具体决策。

  2. 只是向右滑动原则,表示自己又实践了一次原则,为自己想要的生活和想成为的人又投了一票,并获得美好感受。

四、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

可以试试看拉动拉环做些什么,去搜索类似的情境,从过去应对有效的决策中,你会得到行动的启发。当然,前提是,每次遇到问题,你都把问题记录在册。类似的问题会一再地以大差不差的情况重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