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怎樣是用第二功能去滋養別人的第三功能,請以fe跟fi分析?
核心原則:「父母」功能帶有「責任感」;「孩子」功能帶有「不安全感」。
- **第 3 功能(孩子)**是我們最脆弱、最天真、最渴望被愛的地方。它會用一種不成熟的方式(像個孩子)去「索求」:「你愛我嗎?」、「我們還好嗎?」、「我做得好嗎?」
- **第 2 功能(父母)**是我們最成熟、最有能力、最「負責任」的地方。它會用一種成熟的方式(像個父母)去「給予」:「別擔心,有我。」、「我來處理。」、「你很安全。」
「滋養」的發生,就是當一方的「父母」功能剛好能成熟地「給予」,滿足了另一方「孩子」功能的「不安全感」。
1. 【Fe 父母】如何滋養【Fe 孩子】
- Fe 孩子 (ENTP, ESTP) 的不安全感:
- 「氣氛好尷尬,是不是我搞砸了?」
- 「你是不是生我氣了?你快點理我啊!」
- 「我們需要『連結』!我來分享我的生活(報備),快給我回應!
- Fe 父母 (ISFJ, INFJ) 的責任感:
- 「我有責任維護現場的和諧。」
- 「我有責任去『主動』關心和回應他人的情緒。」
- 他們會「主動」去安撫,而不是「被動」等對方來索取。
滋養的實際情境:
情境 A:P (ENTP) 的「報備」
- P (Fe 孩子):「我今天去的酒吧好無聊喔……」(潛台詞:快跟我互動!我想跟你連結!)
- (fi-child者 / Fe 盲點):(內心:你好煩,又在索取情緒勞動。)
- ISFJ (Fe 父母):「是喔!那你好可憐喔~要不要早點回家,我幫你熱了宵夜?」
- **分析:**ISFJ 的 Fe 父母 (1) 接住了這個 Fe 訊號,(2) 同理了這個情緒(「好可憐」),並且 (3) 主動提供了一個更強的 Fe 連結(「我幫你熱了宵夜」)。P 的 Fe 孩子感到「被看見」和「被照顧」,而不是「被拒絕」。
情境 B:P (ENTP) 感受到了誤解和恐慌
- P (Fe 孩子):「我有點混淆……你是不是誤會了?我們溝通好不好?」(潛台詞:氣氛完蛋了!我好慌!快修復它!)
- (fi-child者 / Fe 盲點):「我看不出來現在講話有什麼用。」(Fe 盲點的徹底拒絕)
- INFJ (Fe 父母):「我感覺到你很著急,你是不是怕我誤會你?別擔心,我沒有生氣。我只是需要一點時間(Ni 英雄)來釐清我的想法。我們『一定』會把這件事說開,我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