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位医生在「在行」邀约我,想聊互联网医疗创业的话题。
我的工作需要调研不同类型的用户和医生,刚好可以聊一聊。
我问他为什么想创业,他说收入越来越少,很焦虑,35 岁年龄不小了,房贷车贷孩子父母,经不起收入下降的压力。
「也许,创业是能一条能自救的路吧」
收入下降,是大部分医生面临的普遍问题。
国内最大的医生社区「丁香园」,有关医生收入的帖子都能获得非常高的关注。
图片来自丁香医论坛
我国医生的收入结构主要由**「基础+绩效+其他」组成。绩效(或奖金)主要是工作量,接诊多少患者。最容易被诟病的是「其他」部分,也就是灰色地带。以前灰色地带主要是药品/器械的提成,所以才有了「以药养医」**的历史由来。
了解了医生的收入结构,但具体的薪酬范围和规则又是个「不可言说」的东西。与很多医生调研中发现,医生的收入计算规则复杂且非标。但比较一致的是规则的制定者都是医院管理人员和科室管理者,这些规则其中一项就是利益的获得和分配机制。这导致医生收入的第二大问题,即收入差距极度分化。
简单地说,大医生可以收入很高,除此之外的大部分医生收入都较低。
针对医生月收入调研结果,来自丁香园
从结果中看出,约 68.4% 的医生收入在 3K ~ 10K 之间,超过 20K 的医生仅占到 3.5%。
然而,国家大力破除以药养医,通过减少药品流通环节、集中采购、降低药价等多项政策,灰色部分会被挤压甚至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