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修根律仪,就在根上修。

假如说我们眼睛不见色也修不成,眼瞎的人也修不成,我们眼不见他不如实,我们耳不听难道就能修成吗?

有一位郁多罗他来见佛陀, 佛陀就问郁多罗:“你的老师教你修根否?” 他说:“教了,教我修根了。 ”世尊就问:“郁多罗!你的老师如何教授修根的?” 因为他是外道,他说:“眼睛不要见,视而不见;耳根不要听,听而不闻。” 后来佛陀就不说话了。阿难说,阿难是侍者在身边,就拿了一把扇子,执扇扇佛,阿难就说:“郁多罗!你说眼不见就是修根,眼瞎者也在修根吗?耳不听是修根,耳聋的人也在修根吗?那睡觉,熟睡的时候、颠倒的时候也在修根吗?” 后来佛陀就教敕阿难集众,把所有比丘都集到法堂。佛陀就说:“我今天为你们说法,说甚深之法,圆满之法,说顶法,说未曾有法。“就讲修根。 意思就是说我们眼见色是要如实的见的,是见到以后,就看我们有没有力量,我们有没有修行的力量开发智慧。

到底是什么力量?

我们这里讲一个案例:《中阿含》大拘絺罗!大拘絺罗是舍利弗的舅舅,他们两位尊者见面了,见面以后舍利弗就问:“大拘絺罗!是六根系六尘呢?还是六尘系六根呢?”系就是用绳子系的意思,到底是六尘影响了六根呢?还是六根影响了六尘?他们两种关系到底是什么关系?就是眼跟色的关系,还是耳跟声的关系,到底要如何才能解脱关系? 后来大拘絺罗是这样回答:“舍利子!智者听譬喻,听譬喻就得理解。就如同两头牛,一头黑牛、一头白牛,也不是白牛系黑牛,更不是黑牛系白牛,最重要的是绳子把自家系住了。正因为有了绳子把自我系住的缘故,这两头牛就同时在一张车中,在一张车里面负重、载重,束缚不得自在。”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六根和六尘的关系是中间有贪爱,六根与六尘的中间有贪嗔痴,把六根跟六尘牢牢的环环相扣而相依相互、相互相依不得脱离、不得解脱,时时受到束缚就捆绑了,那这两头牛只要把绳子解开,绳子解开以后,黑牛与白牛从今以后就毫无关系了。**那我们的六根与六尘的中间,把贪嗔痴断掉,也就是说六根与六尘之间,只要把贪嗔痴断掉了以后,从此根尘脱落,说心解脱是名身受心不受、身病心无病、身患心无患。**说心解脱不在任何地方解脱,就在当下,这才是真正的修根,才是真正修行的根本。

六种动物要如何降伏呢?

六种动物习惯性要如何才能减少,减少到彻底的根除呢?很简单,鱼用鱼缸,鸟用鸟笼,每一种动物都有制约的方法,都有约束的方法。当然一开始是不习惯的,无论想逃离都是不可以。因为被约束了、控制了,久而久之习惯性就减少了,减少到最后彻底的根除、彻底的止息、彻底的消失这就是修根。

我们六根的习惯性,眼见色是习惯性,眼见色生眼识,眼缘眼色、眼识,三事和合触,是三事和合触而生的受称为六受身;三事和合触而生的想就称为六想身;三事和合触而生的行,就是思想行为、习惯性、习性反应、连锁反应称为行,又称为思,叫六行身;三事和合触而生的识,继续的有我执、我见的认识、认知、理解称为识,三事和合触而生的识,此处就有六受身、六想身、六行身、六识身。识,贪欲,识它是补特伽罗,补特伽罗就是说它能分辨,它能记忆。

所以这个识就攀援于色;识攀援于受;识攀援于行;识攀援于色、受、想、行称为四识住。

五蕴是从何而生?五蕴是从根而生。

根从何而生?根从不实而生。

这就是四识住,这是蕴处界的关系。

蕴处界这才是真正的生法,真正的缘生法,真正的根本法。

所有的论,所有的经都是先讲缘生法的,先讲缘起法。明白“此有故彼有,彼彼法缘生彼彼法。“诸法因缘生,明白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