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on的官方网站上引用了三位计算机先驱的著名观点:

关于他们的生平故事和主要观点,《Notion 的支撑者》这篇文章已经有了很精彩的记述,我在这里不做赘述,相信经常关注效率工具的朋友对他们三位也已经是耳熟能详了,我在了解他们思想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效率工具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一直都是没变的,我们持续不断地用新的产品、新的方法、新的组合,去解决老问题。

笔记类思维工具的第三个阶段

笔记工具完全可以列入思维工具的范畴,它们能帮助我们记忆,思考与创造,关于笔记工具的代际演进我有一个比较粗暴的观察,从诞生到现在大致可以划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Word式笔记

这一阶段的代表产品是印象笔记OneNote,它们给你的感觉就像是在A4纸上写字,通过延续Microsoft Word的功能逻辑来降低使用门槛和理解难度,让更多普通人体会到计算机可以成为「第二大脑」的魅力。

这一阶段的笔记工具最大的意义在于将笔记内容「电子化」,破除纸质载体的物理限制。你可以通过数码设备随身携带所有的笔记内容,甚至是借助网络服务,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访问自己的所有笔记,印象笔记强大的剪藏插件和搜索能力在这一阶段大放异彩。所以,这个阶段的「第二大脑」概念更接近于存储,当时被反复提倡的一个用法是:把所有的文档、资料、笔记,全部都放到印象笔记中,避免通过人脑去机械记忆这些内容,而在你需要的时候,通过搜索功能,将这些内容找出来。一个经典的问题也开始在这个阶段浮现:笔记与笔记之间缺少联系,没有结构,工具很难在资料库之外发挥更大的作用,你最终得到的是一个堆满的文件柜,而非能够思考的「第二大脑」。

其它检索纬度 (1).png

第二阶段 结构化笔记

这一阶段的代表产品是NotionRoam Research,Notion创造了Block的概念,Roam Research将双向链接发扬光大,它们让知识打破了「A4纸」的限制,在一个网状结构中自由流动,你积累在工具中的知识被赋予了「涌现」的能力。Block让笔记不再局限于对现实的模拟,进一步发挥数字化的优势,你可以像乐高一样自由组装笔记,「剪藏一切」的目标在这一阶段才接近实现。Roam Research提供的双向链接的形式让笔记之间开始形成有机的联系,我们拥有了比文件夹和标签更好的为内容搭建结构的手段,第一阶段的经典问题开始被解决。

Preview (Projects).png

在这些产品不断拓宽笔记类思维工具的边界的过程中,第二阶段的经典问题出现了:灵活的网状结构极大地增加了认知成本,我们为知识建立的联系越多,我们就越难控制它们。

第三阶段 视觉化笔记

经历过前两个阶段之后,很多人逐渐意识到一个问题:主流的笔记类思维工具都是按照极度理性的方式来设计的——比如WorkFlowy用大纲的形式协助用户将知识有序地组织起来,Roam Research鼓励用户通过引用建立知识之间的链接——而作为理性思维一体两面的感性思维却并未得到充分的挖掘。

每当我们进行一项新的研究时,总是要通过无数次的「发散——收敛」循环来逐渐接近问题核心。有时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是创造的必要过程,那些思维火花像是贴满书桌的便签,虽然混乱,但是他们所处的空间和位置都有其含义,而理性的思维工具却并未给出这样的表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