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de>
💡 “原子笔记法”侧重知识的再加工,其核心是把复杂、模糊的知识分解为简单、清晰的知识点(即卡片),从而形成灵活、可扩展的知识体系。
</aside>
- 把基本概念以“卡片”的形式进行整理,形成单个的知识点。
- 卡片的内容应该言简意赅,从而方便自己温习。
- 限制每张卡片的容量,也是为了把知识切割成较小的知识单元,从而方便连接。
- 按照可能的使用场景对卡片加标签。
- 按照使用场景(而不是内容本身)把相关卡片放进“盒子”里,形成相互连接的知识集群。
- 对知识进行分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在需要用的时候方便检索。
- 分类的主题是随着内容的积累而涌现出来的,而不是预先设计出来的。知识扩展的暗线是当前兴趣与视角。
- 上层的主题会被不断重构,但底层的知识点基本保持稳定。
- 针对某个主题写综述(overview)。
- 综述是当前的认知体系对于某个主题的快照(snapshot)。
- 针对具体问题写社论(editorial)。
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