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絮语”的名字引用于罗兰·巴特的作品《恋人絮语》。身份的形态是抽象的,人们通常需要将“身份”放在一定的背景和框架下,才能对身份进行认知和解构。身份在链上体现的分散信息化,犹如一块块可组合的思想碎片。所以,身份絮语由这部作品获得启发,希望利用解构主义的方式,通过思辨和演示对Web 3身份提出研究和讨论。

同时,我们也在见证着Web 3生态从金融导向→应用导向→文化导向的转变。

在2021年,一批又一批有着艺术、社会学、哲学、量化等背景的热衷者加入,和致力于生态应用的开发和创业者一起,试图将Web 3的技术变革转化为一场影响更深远的社会改革运动。

我们相信Web 3需要有更多的文化建设。

文化能将Web 3带到主流圈层,形成大规模的共识。而所有有效的改变,在其主流化和渗透到社会规模之前,都需要有力学说的支持。因此,Web 3必须是一场技术和文化高度融合的,从技术迭代过渡到社会迭代的一场运动。我们需要通过围绕Web3的理念、知识、技术进行研究和创造,在现实世界中造成认知层面的改变,形成更广泛的文化共识。我们需要人们自下而上地聚合起来,从形而上引到形而下,对Web 3的价值、生态建设、技术研究进行持续不断的、系统性地输出。

其中,身份是一个非常大的议题板块。

身份生态建设规划中,需要多个团队的努力。一方面我们在思考核心技术问题:如何快速高效的可复用性地索引身份数据,如何实现反欺诈给Web3生态保留更多高价值的用户等,Litentry自己或召集其他开发团队在往这方面努力;另一方面在考虑生态建设:身份应用如何拓展到Web2上,如何将团队的决策和发展方向更去中心化,让更多工程师能够主导产品搭建;同时,我们在做身份的文化构建:对人的身份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构建反映核心身份的系统,链上身份如何帮助自我认知和发展等。

因此,我们正在开放生态和支持更多的研究者、创作者,共同把这些板块搭建出来。我们希望通过支持为文化构建提供底层孵化的方式,来支持生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