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Space由 LXDAO(专注Web3公共物品与开源项目的 DAO)和ETHPanda(连接华语建设者与以太坊国际生态的社区)联合主办,围绕并行 EVM 技术展开深度讨论。


🎙️ 嘉宾阵容

  1. 潘志雄:以太坊生态研究员,7 年+行业观察,运营以太坊英文 Newsletter
  2. Box: Monad 亚太区 DevRel,区块链全栈开发者,高性能链技术倡导者
  3. Wishlonger:Pharos CTO, 打造最快 EVM 兼容 L2(200k TPS),主推 RWA 资产上链
  4. Pignard:蚂蚁链研究员,公链研发专家,科普博主「小猪 Web3」
  5. **Samuel:**Reddio Solution Engineer

以太坊并行化技术与生态发展研讨会(含AI与区块链融合议题)

主办方介绍

  1. LXDAO
  2. ETHPanda

各位嘉宾老师依次进行了自我介绍,分享了自己在以太坊生态领域的经验及所关注的领域。最后,会议围绕以太坊的并行化问题展开了讨论。潘志雄老师认为,虽 Evm的标准过时且未针对特定场景设计,但目前并没有更好的标准出现,因此他并不觉得并行化来得太晚。而 BOX 则持不同观点,认为并行化并不急迫,因为以太坊目前的性能已经足够满足需求,且未来可能会有更大的改进空间。

  1. 并行化在以太坊生态中的重要性和时机分析 在讨论以太坊的并行化策略时,Wishlonger 认为虽然目前进行并行化可能稍晚,但并不影响其重要性。他强调并行化不仅提升了性能,还激发了更多创新应用和交易类型。此外,他提到以太坊生态作为快速领域最大的社区,开发者数量庞大,因此即使现在开始并行化改进,也不会为时过晚。接下来,话题转向平行 EVM 技术的发展,Pignard 指出尽管技术前沿且复杂,但观察外部情况可能更有益。他还比较了 Solana 与以太坊在C端市场的竞争态势,并预测B型 EVM 公链将有机会抢占一部分市场份额。最后,Pignard 对 MegaETH 的技术方案表示认可,尤其是其针对以太坊性能不足的具体优化措施。整体而言,会议中嘉宾就以太坊的并行化、平行VM技术和市场竞争状况提供了深入的分析和展望。
  2. Monad 并行技术分析与未来展望

BOX 分享了 Monad 的并行化方案及其特性。他指出,尽管之前有些项目尝试过并行化,但其性能提升并不明显,仅约2-3倍。随着研究深入,发现不仅需要并行处理数据,还需要并行数据库等。在 M onad 中,采用了乐观并行和自建数据库架构的方式。然而,BOX 认为这种并行化并非复杂难以理解,而是很基础的技术,如流水线和时间分片等,只是在特定场景下才重要。他还提到,Monad 已采用两种并行方案:执行层并行和共识层与执行层的分离异步执行。最后,盒子老师表示,虽然目前有多种并行化方案被提出,包括 AI 和 GPU 等,但 Monad 可能会选择更多不同的并行层方案,因为这是一种类似于外挂的方案,其护城河不会很深,仅在极端性能情况下可能更有意义。

  1. 探讨技术护城河与并行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