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聽微讀電台,我是微讀。現在越來越有一個秋冬的感覺了,所以要好好照顧一下自己的身體狀況啦,比如說呢,剛起床的時候就給自己添一件衣服啊,或者是說把自己的門窗啊都稍微關小一點,不要讓風掃進來,這樣會很冷感冒,盡量呢是要讓自己 keep 住一個健康的狀態啦。
我不知道大家會不會覺得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我特別是是近幾年吧,感觸特別深,就是一架子就進入秋冬了。就是我是一個很喜歡秋天冬天的人嘛,然後我常常就會在想說為什麼夏季這麼長,冬季都還沒來。結果當你這樣一想的時候有沒有,突然下一場雨,然後說什麼有封面來,然後封面走了之後呢,發現天氣不但沒有回暖,還越來越冷,你就知道啊,換季了。就是這麼一個瞬間,好像隔一夜哦,就已經風雲變色了,所以我就覺得說有的時候會蠻措手不及的。
很多人會在這個時候就季節交替的時候會感冒,就是這樣,就是你前一天明就還穿短袖短褲哦,就隔天之後瞬間那個天氣變化就很大,所以我到現在都還是有養成說每天出門之前先看一下天氣報,大概知道今天最高溫跟最低溫大概會落在多少,然後我再來準備我自己的今天要穿的衣服或者要帶的外套這樣子。我覺得這是一個好的習慣,也推薦給大家,就是不要是說看到哦,今天有大太陽啊,今天天氣一定很好,所以我穿很少,然後到下午突然變天的時候就啊措手不及,然後就感冒了,千萬不要這樣。就是有了年紀當然要多的保護自己,也不是說有了年紀啦,我也才 30 出頭而已。就是要多多的去注意自己的身心靈健康,這都是非常重要的。
好了,廢話不多說,今天一樣呢是老朋友跟你介紹好書的時間,那今天的主題就是為什麼這本書讓人讀得很辛苦,卻又停不下來,《Scout Yang 超速進步》。事實上呢,一直到現在啊,我都覺得 Scout 樣在台灣出版的作品呢,有一點點被書名給耽誤了。什麼意思呢?就是因為他的前一部作品呢,叫做《超速學習》。那偏呢,那部作品非常暢銷,我想出版社應該是藉由這樣的點,想說啊,既然都是 Scout 樣的這個作品,那我就是一樣沿用超速這個名字,然後就很吸睛啊,這樣的書名啊,應該是可以承襲過去的那種長效的成績,所以可能就這樣子一路超速下來了。
聽上去超速這個書名是很吸睛啦,但是我覺得它沒有辦法真實的呈現中的內容,就以今天要跟你介紹的這一本新書《超速進步》為例啊,顯然呢就是承了前一部作品《超速學習》而來。但比起超速這件事,這本書呢更多的是提到如何進步,特別是在學習領域中進步。所以對於那些想要加速自己學習的效過啊,想要盡快的看到自己學習的成效的人呢,其實不太適合看這一本書。如果你是被速度什麼高效學習法啊,幾分鐘內可以學習怎樣怎樣的知識啊,懶人包這種的話呢,那我必須勸退你,這本書呢其實不符合你的這種期望啦。
可以說啊,這本書是需要你慢慢下腳步來看的,所以跟超速真的一點關係都沒有,所以我才會說它其實有一點被書名耽誤了。但所性呢,因為特樣本身的名氣大,我就沒有因為這個書名而錯過了這本書,因為我其實向來是很排斥那種什麼速成啊,聽上去就是很沒有信服力。所以如果是由我來命名哦,以下的言論呢僅屬於我個人,沒有任何的什麼官方立場。我自己來命名的話呢,我會覺得這本書會更適合叫做**《精學習》,因為它跟精進與更上一層樓呢會更有關係。不是追求學習的速度,而是追求學習的質感、品質**。我覺得這才是這一本書的一個精華,所以它其實除了叫經進學習,它應該可以叫品質學習、質量學習、質感學習。
你覺得怎樣的書名會比較喜歡,比較感興趣,還是你其實比較喜歡《超速進步》,你覺得《超速進步》就已經很棒了。你也歡迎留言告訴我,我只是個人的潛見啊,因為我看完這本書之後,我真的覺得它跟速度真的沒什麼關係。好,平均而論啊,整體的閱讀過程呢,出乎意料的蠻辛苦的。聽上去很怪對吧,蠻辛苦的。會讓我閱讀起來很辛苦的書是怎樣的一本書,我後面會來解釋為什麼會覺得辛苦,還有為什麼覺得閱讀的很辛苦,卻依然還要讀下去。
OK, 首先一開始呢,想要跟你分享的第一個亮點呢,就是如果你只想從這本書學到一件事,那請記得就是學習要學得更好有三個步驟,分別是:觀察、實踐、回饋。我再講一遍哦,如果你想要跟經進你的學習能力,請記住以下三個步驟,就是觀察、實踐、回饋。That's it, 這就是所有了。
你想說就這麼簡單嗎?這麼厚的一本書就講那麼簡單的事,對,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因為呢書中作者引用大量關於學習的研究跟觀察,所以通篇讀起來會很像論文,就讓我相形我之前在研究所的時期呢,真的是每天都在讀論文,有點有點乏位了。所以呢,如果你有讀過論文的話,你大概就可以想像這本書裡面的論述結構大概就是這樣。所以這本書呢,其實因為這些研究呢,無形之間真了一些閱讀的難度。但這呢也恰恰的劃分出它的基底的這個底層的讀者,它的 TA 呢其實不是針對普通的學習者,也不是那種追求素成的讀者,而是那些願意持續在學習領域中不斷進步的超級學習者。所以呢,換句話說,這本書應該也適合叫做《超級學習者》。
OK, 好了,不要再亂編了,它什麼樣的書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內容。也就是說啊,如果你只是一個好奇學習是怎麼樣,要怎麼樣去訴啊,學習啊,初階的讀者的話,出接的這個入門者的話呢,我覺得啦,你可能比較適合讀它的前作**《超速學習》,這個效果呢,可能遠比你讀這個《超速進步》還要來得更好。因為《超速學習》裡面的內容會比較平易進人一點,那我覺得到這一本《超速進步》呢,可以等到你對學習這件事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跟興趣之後**呢,再來加強讀就會更適合了。
而如果你真的想要從這本書中學到一些精華的話,那我會很直接的說,就一件事就是我前面講的最重要的核心就是:觀察、實踐、回饋。對,整本書如果你只想吸取一個最重要的精華,那就是這個順序請了。
因為不難理解哦,首先第一個我們看看觀察。觀察是什麼呢?如果你想要學習某樣東西或者說某個技能,那你去多找一些範例,你這個領域的典範是做的大師們去學習他們。學習呢很多時候都是透過觀察或者是模仿而來的,你觀察的多了,自然就知道該如何去學習了。以我個人為例啊,我油在做創作嘛,所以我自然也會有特別欣賞的,特別喜歡的創作者們,我通常都是會固定的去看他們的作品,然後去觀察他們是怎麼創作的。這個吸取的過程,這個觀察的過程呢,本身就是可以啟發到自己,也可以給自己呢很多的方向去進步。
說到這裡呢,我就額外來補充一下,就是我通常都是怎麼觀察的。你觀察一個典範了,一個大師好了,你一定不要只觀察他現在做了什麼事,因為他之所以可以被你觀察,一定是他已經做出了某種成就了嘛,他已經成就非凡了,所以你就會去觀察到他,不然他只是個 nob 的話,你根本不會注意到他。所以你千萬不要注意到他現在做了什麼,你要去觀察回溯回他在你這個階段,你這個新手的階段的時候,他做了什麼?怎樣的努力,他是製造了怎樣的作品,他是創造出了怎樣的內容,才能讓他一步成為現在的他。當然這其中呢,一定會有機緣巧合啊,或者各種幸運啊,機率的成分,但是我們先姑且不計那些事情,我們就看我們自己所能觀察到的那些比較硬性的指標。
比如說呢,他是做了 ABCD 這些主題,那這些主題呢,讓他一炮而紅。那你是不是就可以去分析說這一炮而紅的背後呢,是因為他踩到了什麼樣的趨勢啊,他講到了什麼樣的痛點啊,他引起了怎樣的注意啊。其實這都是可以一步一步去分析的,透過觀察,透過分析呢,你就可以一點一點的呢反應到自己身上,你就可以把它吸取回來,變成自己的優勢特點。這都是需要去做功課的啦,就是你要學習一樣東西,不管是什麼,就是如同我講的,我如果是去學習創作的話呢,我一定是會去大量的分析各種優秀的作品,然後去讓自己呢可以就是提升這個對優秀作的一個品件,品件能力。你品件能力越來越好之後呢,你自然就可以創造出比較優秀的優質的作品。
我一直很相信就是你吸收什麼,你出來的這個輸出的質量呢,都會是成正比的,就是說你吸收的東西是很垃圾的話,你輸出的東西可能也會很垃圾。好,講的是很粗糙啦,但是其實大概是這個意思。如果你吸取的東西是高質量,這個比較比較有多多的知識含量的的話呢,那我相信你輸出的作品呢,絕對值不會差到哪裡去。這是一個我個人的觀察以及我個人的一個小小的技巧,我覺得這技巧非常的重要,也是我經過多年的觀察之後呢,得出了一個心得,是如果你想要跟大師學習,你千萬不要看他現在做了什麼,這個時間節點非常重要,你一定要看他在跟你同樣階段的時候他做了什麼。畢竟你們的旗跑線現在看來是不一樣的,他已經是大師了,而你只是個新手而已,所以絕對是要往回去推,去看看他那時候做了些什麼,這才是比較有一個根本的方向。
引用書中作者說的啊,透過他人我們可以學得更好,我們從彼此身上學習的能力遠比我們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