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聽微讀電台,我是微讀。
誒,來到九月份了,其實呢,最近微讀也是剛剛從韓國旅遊回來,然後就覺得這一年快過完了嘛,想要把一些還沒完成的事情都好好的去完成一遍,包括了跟朋友出去旅行啊,跟家人出去逛逛啊,就是各種的我在年初所許下的願望,我都希望可以在今年年底之前呢,把它一一實現。
當然我知道有些人會覺得說到年底的時候會莫名的焦慮,對不對?我不知道你是覺得特別焦慮呢,還是特別覺得有動力,就是有種 Deadline 效應,特別是到要卡實現的時候,就會覺得充滿的動力要繼續往前。
但是可能同一時間有一些人會覺得壓力有點大,就是誒今年又要過完,但好像沒有完成的事情比完成的事情還要多。
那如果你也是這麼焦慮的話呢,那今天為你介紹這本書,其實你可以好好讀一讀,它可以讓你放慢你的節奏,然後讓你呢可以以自己舒適的方式呢去進行改變。
那今天要為你介紹的這本書呢,同樣是來自開更好的妖讀,讓我得知了這一本可以介紹你內耗的一本書。那今天的主題就是為什麼越是成功的人內心反而越脆弱,邱淳孝《只是快撐不下去了》。
其實在剛一開始收到開更好的邀讀的時候,我是被這一本書的書名給吸引住了,《只是快撐不下去了》,這樣的一句話呢是隱藏在我內心當中很不願意承認的一句話。因為我是一個習慣默默自己扛下很多事情的人,然後那段時間剛剛好是在我一個比較忙碌的臨界點,應該就是前一陣子。然後我會覺得我以為自己可以做到,所以我會習慣性地去承擔所有一切,然後去用自己,就消耗到自己的能量去把它完成得更好。
但是那段時間我真的覺得自己有一種快要爆炸的感覺,一直一直在一個臨界點,然後我內心確實是有覺得誒好像快撐不下去了,然後剛好這一本書就出現在了我眼前,然後看到了《只是快撐不下去了》,我就發現誒真的是有這樣的感覺,我真的需要這本書來救我。所以會跟一本書的相遇也不會是沒有原因的,它是一種緣分,就跟你會跟什麼樣的人事物相遇也是一樣的。那這本書呢,非常的有趣,它是主要聚焦在高功能內向者。
所謂高功能內向者其實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來看,就是高功能就是它是可能在日常工作表現呢是非常厲害的,它的功能性很強,它的工作能力很強,所以在一般外人來看,這種高功能的人呢,他都是人生勝利組。但他同時又是個內向者,就是一般傳統定義的,他是比較需要獨處,比較需要自己沉澱的。
那特別是這種高能內向者呢,常常會為了要符合他人的期待,而讓自己陷入越來越內耗的狀態。怎麼說呢?就是說這種,舉例到很多很多名人啊,比如說李安啊,比如說庫克啊,比如說艾瑪華森啊,他們都是屬於高能內向者。
就是他們是在大家看來光鮮亮麗特別成功,但其實他們內心是很常會自我批判、自我懷疑,甚至會覺得我一直都不夠好,會這樣子出現一些負面的情緒。那是因為呢,他太想要符合大眾對他們的期待了,以至於呢自己會越來越累。
那書裡談的就是聚焦在這些人物上,那些外表看起來很成功,總是表現很好的人,內心呢卻常常陷在自我懷疑跟內耗當中。
因為你常常被誇獎,所以你就會想說我要一直維持這樣這麼好,可是那個「這麼好」以及「要越來越好」就像是個無底洞一樣,你就是變得要更好,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符合他人的期待,為了不想要讓別人失望,然後讓自己越來越努力,久而久之呢就會走到那種撐不下去的境地。
其實我有好長一陣子會是處於這樣的狀態,就是一直要撐在一個基準線,特別是在我學生時期的時候,某段時間我的成績一直都是非常好的,應該說那個階段我成績一直都是非常好的。然後就會一直覺得要一直維持這麼好,不是這麼容易,內心其實也蠻多的壓力的,但是我也是自己默默消化跟吸收,然後就度過了那段時間。
以至於到後面就是後來我出了社會近幾年,我都會常常會有偶爾做惡夢,是夢見說那個時候考試考差啦,表現沒有辦法到那麼優異啊,沒有辦法到維持這麼良好的那樣子的噩夢。所以你會知道說那個時候的焦慮已經延續到了你成年你未來往後的生活當中,那個焦慮是一直存在,它是埋在你心裡的,所以你才需要去好好覺察,然後去好好療癒他。
那這個是我自己在回,就是回想過去我的經驗來講的話,我確實有因為太想要表現得很好,讓自己產生非常大的壓力。所以這本書呢就是非常適合給那些一直在撐著,一直努力的想要維持某種形象、某種完美的人,好好的去閱讀,好好的去接納那樣可能不完美的自己。
無論你是什麼樣的狀態,你都值得被愛,你也值得被喜歡,你也值得被自己好好安慰、欣賞等等的。所以其實更重要的是要讓自己找到比較舒適合的方式去面對困難啊,面對轉變啊,不要硬照著別人的劇本去偽裝自己。這個是這本書呢最主要最主要的一個大綱,那我這邊呢就是想跟大家分享我在書中看到的兩大亮點。
其實書中有很多很多自處方式,以及它從你怎麼樣去分類自己,怎麼樣去辨別自己內在的情緒等等的,從心理學的角度去慢慢幫你梳理,所以你很像在看這本書的時候,你很像在經過一個心理治療師的一個診斷,然後一步一步的你會知道說自己的根本原因以及你現在的所處的問題。
很有趣的是呢,這本書看上去非常的薄,但是呢,它裡面的精量非常的高,是可以讓你呢一讀再讀的,所以我覺這本書就是非常適合,你覺得最近狀態真的不是很好,但你又不想要看太艱澀太太厚重的書,讓你自己更沉重,所以這本書就會是一個很好的一個開始。
OK,那我現在來分享一下我在書中看的第一個亮點,就是呢,不用執著於分類自己。書中呢提到的第一個觀點呢,是關於內向者跟外向者的區別。用現在流行的說法來講呢,其實就像 MBTI 裡面的 I 人跟 E 人嘛,一般來說呢,我們很容易會把健談啊、喜歡 social 的人呢,歸類為外向者,也就是 E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