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png

作品技術概念:

以程序化建模的方式建置完整的腳踏車練與齒輪模型,將之配置於腳踏車模型的所屬部位。再依照腳踏車零件參考圖片,製造如車鍊零件、腳踏板、把手、坐墊等部件,組裝成完整的腳踏車。


節點邏輯、技術概念說明與製作過程:

概述

第一部分:以手動建模處理主要車架,從一個平面建立單一頂點來開始建模,把建好的線段轉換成曲線物件並賦予車架管厚度。第二部分:以程序建模建立立管單元, Mesh to Curve 從原本的 Mesh 中提取出「輪廓線/骨架路徑」、 Curve to Mesh 生成實體 Mesh、 Curve Circle 定義截面形狀;由 Stem 擠出,加入 Mirror Modifier ,得到完整的龍頭;並即將在 Proj1 中與腳踏車車架、車輪整合。第三部分:腳踏車坐墊塑形,以平面作為坐墊的基本形狀。第四部份:建造環形車鍊,從 Cylinder 形塑元件基本形狀,製作 Inner Plate 及 Outer Plate ,新增節點 Resample Curve 將輸入的曲線重新取樣,排列鍊條元件成環狀, Collection Info 輸入取樣來源, Instance on Points 排列 Resample Curve 所產生的點在曲線上,Curve Tangent 計算曲線上每個點的「切線方向」, Align Euler to Vector 將鏈條元件「轉向」切線方向。第五部份:車鍊及齒輪配置,手動調整車鍊 Curve, 透過 Modifier 調整齒輪樣式。第六部分:腳踏車踏板建造,新增一個 Cylinder 製作腳踏軸心,加入Plane 擺放在腳踏的位置,適當縮放及擠出建立腳踏板初始形狀。

Geometry Nodes.004 車架立管單元:

image.png

Geometry Nodes.008 環形車鍊:

image.png

Reference:

  1. Tube

image.png

  1. Tire

image.png

  1. Handlebar

image.png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