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F 在 Devcon 期间举行了第一次讨论。
会议记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Cxv1s_hz54&t=392s
目标
团结以太坊的核心贡献者,探讨可互操作的未来。
以太坊互操作论坛旨在协助协调以太坊生态系统,以统一跨 L2 互操作性标准。此次活动应成为重新定义以太坊协调、解决碎片化问题和解决以太坊范围内原生互操作性问题的一步,使其成为一个生态系统。
互操作性相关讨论
- 目标:使以太坊 L1 及 L2 宇宙具备预期的安全性与便利性,例如实现任意以太坊用户能在一定时间内可靠地在不同 L2 之间转移资金等,要以理想用户体验为导向来确定具体目标和实现路径。
- 面临的最大障碍:
- 非技术问题为主:主要是协调和沟通等人的层面的挑战,类似囚徒困境,大家各自为政不利于整体发展,需要共同探讨共同建设的内容,确定细节、格式、期望等。
- 激励机制不一致:各方有自己发行的代币,带来不同激励方向,需要正视并基于此去实现理想的互操作性用户体验。
- 维度众多需协调:包括开发者体验维度(如智能合约部署)、用户体验维度(如跨 Rollup 转账、 gas 估算、抽象逻辑等),各层面对应不同选择,需要思考如何协调、尝试、改变以及统一思路等。
具体承诺与协作相关探讨
- 达成的初步协议:同意围绕链上配置(onchain configs)和链特定地址(chain specific addresses)开展工作,明确了要以清晰展示如何解决以太坊用户问题的用户故事为前提,且要确定精准目标(如参考 chainlist.org 信息等)。
- 后续拓展讨论:
- 状态证明相关:探讨是否要指定如何做状态证明以实现通用的 L2 轻客户端,考虑到要平衡 L2 的差异化探索与遵循统一标准之间的关系,倾向于支持最大灵活性并以标准化格式输出信息来实现相关目标。
- 钱包相关:意识到钱包在互操作性努力中的关键作用,邀请钱包开发者参与讨论,探讨钱包希望从以太坊 L1 及相关流程中获得什么,提到跨 L2 操作在钱包层面存在如地址、密钥恢复等碎片化问题以及涉及链特定配置后钱包交互标准等需要探讨的话题。
关于安全性、标准及其他方面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