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de> 💡 「从零开始」系列是一个以加密货币和去中心化金融为主要投资方向,追求 15% 以上稳定被动收益的实盘操作记录。推崇「不炒币、不炒 NFT、少投机」的投资理念,从基础开始,介绍讲解加密货币与去中心化金融中的知识和趋势,希望能让更多人能认识到这种新的投资理财选择。

</aside>


又见大银行倒闭,不禁让我联想到我入行的 2008 年,随着社交媒体的发达,信息传递速度加快,这种恐慌传染的速度比当年还要快,几乎在几天之内就完成了最差预期到反转预期的过程。

在短暂的几天中,市场充分体现了加密货币极高波动性和 24/7全球交易的特征,亚洲投资者刚抛售完,美国的投资者起床开始接着抛,传统金融市场虽然也有一个全球连续交易的概念,但在实质可交易的场所上,还是有营业时间概念的,美股的盘后交易存在,但对价格的影响也还是要等开盘才能真正反映的。而加密货币可谓真的体现了「金钱永不眠」,这也会让参与其中的投资者,比如我个人,承受更强烈的市场情绪冲击。

我自己几乎没有做太多动作,回想起来,当时判断是硅谷银行的问题,并不是资产质量问题,而是期限错配问题。简单说就是把储户的活期存款,买成了长期债券资产,只留下了一部分现金用于应付日常储户的取款。但当储户取款量突然增加时,就被迫折价卖掉长期资产,也就造成了损失。但这些长期资产本身,都是非常安全的美国国债和少部分 MBS 抵押债券,可以被认为是这个星球上最安全的金融资产之一了,这些资产持有到期都是可以兑现票面价值和利息的,所以这种情况,我们一般叫流动性问题,也就是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应对提款需求了。这和持有的资产本身是有毒资产有本质性的区别。

但另一个角度说,我也是有点没准备,硅谷银行引发了 USDC 美元稳定币的脱锚,这是被认为最透明最安全的美元稳定币,其发行方 Circle 一直以很高的资产管理水平和资产质量著称,也有顶级金融机构作为合作方和审计方。

这种资产相当于是价格锚定器,价格脱锚带来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因为 Circle 在 硅谷银行存有 33 亿美元的现金,而这部分现金能否被全额取回有不确定性,USDC 一度跌到 $0.85, 如果选择将手里的 USDC 换成其他美元稳定币,就意味着要直接确认最高 15%的损失。

这件事情,给我的最大教训就是,不要相信任何稳定币能独立存在,任何去中心化稳定币可能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最终都要和现实中的美元产生某种关联,这个关联就一定有某一环被现实的监管/宏观/人为因素所影响,说崩就可以崩。

稳定币的存在,是为了让币圈资金有个「停车场」,也是便于大家对代币价值有个认知依据。但随着去年 UST 的崩塌,今年美国政府对于 BUSD 的强监管态度,美元稳定币已经可以被认为是一种高度与现实中美元资产和美国金融体系关联的事物。

加密货币的出现,本来是为了脱离传统金融系统,但讽刺的是,使用最广泛的美元稳定币几乎都是中心化且受到各种监管的。

投资加密货币,可能需要做好一种心理准备,要么接受虽然投资币圈资产,但还是承担着现实世界中整个美元体系的所有风险,只是换了个叫稳定币的形式;要么就放弃U本位思维,完全接受加密货币本位思维。

就我个人来说,我更倾向于后者,会把美元稳定币单纯看做是一种加密货币资产,在我整个的加密货币投资组合中也只是一部分赚取收益用的配置而已,不再依赖于美元稳定币的理论安全价值做整个投资组合的设计和安排。但这也意味着当暂时需要卖出加密货币,就需要一个现实中的银行来承接这部分资金,而境内的银行显然是不行的,这又是更麻烦的门槛了。

本周投资组合回顾

基本投资策略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到这个投资组合,可以在这里了解整个组合的理念和投资策略:Let the Game Begin -「从零开始」DeFi 理财实盘日记(3)

「从零开始」的目标是:

15% 以上长期稳定年化收益率; 被动收益为主;(意思就是主要收益不是来自于代币价格增长,而是无论代币价格涨跌都能获得的收益,类似于股票分红或债券付息这种) 适合普通人;(尽量降低策略的复杂度,也不需要掌握很深金融知识就可以学习理解)

可以在这里查看整个组合的持仓和调整情况:

https://debank.com/profile/0xbab918ef31a6e3b21677712590cb0529ba3c2a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