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

五星七曜

「五星」是先秦所谓的太白、岁星、辰星、荧惑和镇星。在秦汉以后,由于五行说的普及,它们又被称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

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政或七曜。金木水火土五星是古人实际观测到的五个行星,它们又合起来称为五纬。

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为它光色银白,亮度特强。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

木星古名岁星,迳称为岁。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特定的星空区域,并据以纪年。

水星一名辰星。

火星古名荧惑。

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

古人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人们把它们人格化了,并赋予一定的名字:

风师谓之飞廉,兩师谓之荓翳(荓ping 翳yi),云师谓之丰隆,日御谓之義和,月御谓之望舒。

二十八宿

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这是因为古人觉得恒星相互间的位置恒久不变,可以利用它们做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经过长期的观测,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称为二十八宿。

黄道是古人想像的太阳周年运行的轨道。

星宿这个概念不是指一颗一颗的星星,而是表示邻近的若干个星的集合。古人把比较靠近的若干个星假想地联系起来,给以一个特殊的名称如毕参箕斗等等,后世又名星官。二十八宿指的是:

东方苍龙七宿 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 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 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七宿 井鬼柳星张翼轸

四象

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这是古人把每一方的七宿联系起来想象成的四种动物形象,叫做四象。

北斗

古人在黄河流域常见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

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像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为斗身,古曰魁;

玉衡、开阳、摇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杓。

古人又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

斗柄指东,天下皆春;

斗柄指南,天下皆夏;

斗柄指西,天下皆秋;

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十二次

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把黄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星纪、玄枵(xiao)等十二个等份,叫做十二次。每次都有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作为标志,例如星纪有斗牛两宿,玄枵有女虚危三宿,余皆仿此。但是十二次是等分的,而二十八宿的广狭不—,所以十二次各次的起讫界限不能和宿与宿的分界一致,换句话说,有些宿是跨属于相邻的两个次的。

次/宿/宫

次/国

宿/州

宿/国

古人所以建立星宿的分野,主要是为了观察所谓“机祥”的天象,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

历法

阴阳合历

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现代叫做朔望月)。至于“年”的概念,最初大约是由于庄稼成熟的物候而形成的,如果说禾谷成熟的周期意味着寒来暑往的周期,那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代叫做太阳年)。

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我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

章蔀纪元

除了日月季年之外,还有更大的时间单位,这就是章、蔀、纪,元。十九年为一章,四章为一蔀(76年),二十蔀为一纪(1520年),三纪为一元(4560年)。

干支纪日

古人用干支纪日,干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王类;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西成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为六十单位,称为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平年十二个月,有六个大月各三十天,六个小月各二十九天(这是因为月相变比的周期在二十九到三十天之间,现代测得是 29.53 日),全年总共354天。但是这个日数少于一个太阳年。实际上四季循环的周期约为 365 1/4 日,比十二个朔望月的日数约多 11 1/4 日,积三年就相差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所以三年就要闰一个月,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大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并和自然季节大致调和配合。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季),后来又按夏历正月、二月、三月等十二个月依次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二十四节气

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周岁 365 1/4 日平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二十四个节气。其中每个节气占 15.22 日弱。后代根据太阳移动的速度,有的节气占14日多(冬至前后),有的节气占16日多(夏至前后)。

二十四节气和阴历月份的搭配不是绝对固定年年一致的,因为节气跟太阳走,和朔望月没有关系。

古人最初把二十四节气细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种。

立春是正月节,雨水是正月中,惊蛰是二月节,春分是二月中,节气和中气相间,其余由此顺推。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不同的视位置定的。太阳运行到某次就交某某节气(实际上二十四个节气是表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

次/月/节气

月建

旦早朝晨(日出)→ 隅中(近日中)→ 日中(日正中)→ 昃(太阳西斜)→ 夕暮昏晚(日入)→ 黄昏 → 人定 → 夜半 → 鸡鸣 → 昧旦(天将亮)→ 平旦 → 平明

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哺时。

十二时辰

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小时本来是小时辰的意思;因为一小时只等于半个时辰)。

时辰

太岁

岁星由西向东进行,和人们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和顺序正好相反,所以岁星纪年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起来并不方便。为此,古代天文占星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做太岁,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相一致,并用它来纪年。

太岁

大概在西汉年间,历家又取了阏逢、旃蒙等十个名称,叫做岁阳,依次和上述十二个太岁年名相配(配法和前述六十甲子相同),组合成为六十个年名,以阏逢摄提格为第一年,旃蒙单阏为第二年,其余由此类推,六十年周而复始。

岁阳

节日

元旦 正月初一日。(辛亥革命以后公历的1月1日被称为元旦,正月初一被改称春节。)

人日 正月初七日。据传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

**上元(元月元宵)**正月十五日。旧俗以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

社日 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在春分前后)。这是春社。又,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在秋分前后。

寒食 清明前二日。《荆楚岁时记》说,冬至后一百五日,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因此,有人以“一百五”为寒食的代称。但依照旧法推算,清明前二日不一定是一百五日,有时是一百六日。

清明 就是清明节。古人常常把清明和寒食联系起来。

花朝 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又叫百花生日。

上已 原定为三月上旬的一个已日(所以叫上已),旧俗以此日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但是自曹魏以后,把节日固定为三月三日。后来变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浴佛节  传说四月初八日是释迦牟尼的生日。

**端午(端阳)**五月初五日。《荆楚岁时记》说,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江,人们在这一天竞渡,表示要拯救屈原。唐代以后,端午节被规定为大节日,

伏日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叫初伏,第四个庚日叫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叫终伏(末伏),总称为三伏。据说伏是隐伏避盛暑的意思。

七夕 七月七日。《荆楚岁时记》说,七月初七日的晚间是牵牛织女聚会之夜,人间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陈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中元 七月十五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后代只有上元中元成为节日。)后代把中元看成鬼节。

中秋 八月十五日。人们以为这时的月亮最亮,所以是赏月的佳节。

**重阳(重九,九日)**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所以称为重阳。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酒的习惯。

冬至 就是冬至节。冬至前一日称为小至。古人把冬至看成是节气的起点,从冬至起,日子一天天长起来,叫做“冬至一阳生〞。

腊日 腊是祭名。《说文》:“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可见汉代的腊日是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但是《荆楚岁时记》以十二月初八日为腊日,并说村人击细腰鼓,作金刚力士以逐疫。十二月初八日是一般的解释,到今天还有“腊八粥”的风俗。

除夕 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的意思。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所以那天晚上叫“除夕"。

地理

尧时禹平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即

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舜时分为十二州,即除了九州外,又从冀州分出并州、幽州,从青州分出营州。

汉代增加了一个交州,一个朔方。后来朔方并入并州,改雍州为凉州,梁州为益州。东汉时代,共有十三州,即:

司隶(直辖州)、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益州、荆州、交州。

晋初分为十九州,和东汉十三州比较,增加六州。

把梁州分为雍、凉、秦三州;

把益州分为梁、益、宁三州;

把幽州分为幽、平两州;

把交州分为交、广两州。

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著名的有

陇西、颖川、南阳、邯郸、钜鹿、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河东、上党、太原、代郡、雁门、云中、琅琊、汉中、巴郡、蜀郡、长沙、黔中。后来又增加桂林、象郡、南海、闽中,共为四十郡。

直到隋代才取消了郡。唐代州郡迭改,都是行政区域。宋废郡。

国是汉代诸候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等于郡,所以“郡国”连称。

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略相当于汉代的州。贞观年间,分全国为十道:

关内道,即古雍州;

河南道,即古豫、兖、青、徐四州;

河东道,即古翼州;

河北道,即古幽、冀二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