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ed by Tatsuo Suzuki
Q: 在我的印象中,这个世界上以「街头摄影」作为爱好的人应该是最多的,但是其实我们都知道要拍摄一个好的街头摄影作品是非常难的,你对街头摄影的看法是怎么样的?你是如何定义街头摄影的呢? A: 街头摄影的定义因人而异,对于我来说,去截取、拍摄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的瞬间,不需要提前准备,就是这样。 因为没有准备,所以对构图,时机,距离感的要求非常高。 其次,根据主题,是没有章法地去拍摄,还是在没有障碍物的状态下拍出洗练的感觉,还是拍摄整个街道,又或是聚焦于某个人等等形形色色。 另外,也有专注滑稽镜头的时候。我自己的话,以城市和人为主题,聚焦于人物的比较多,但最近也有在拍俯瞰全体的摄影。 无论哪一种,都以拍摄出让人感受到城市的氛围以及人的气息的照片为目标。
Q: 两年前我曾经去过日本的很多地方,包括东京,我发现日本(东京)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城市,或者说,也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城市吧,有很多电影都以日本作为未来都市,赛博朋克的背景,可见日本的很多城市对于外国人都是非常新奇的,作为一个本土摄影师,每天都在本地进行拍摄,你对这个城市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感情? A: 我觉得是一个非常猥亵下流、繁忙、混沌的城市。同时也是一个看不到开放式社区、封闭的、容易感到孤独的城市。 虽然有各种各样的人们来来往往,但能产生交流倒是奇了怪了。 不知道大家从哪里来,要去哪里,假日里总是有很多人,非常热闹。这是一个有时会陷入摸不透的感觉的城市。用漂浮感或者飘零来形容可能比较符合也说不定。
Q: 每天拍摄同样的地方不会厌倦吗? A: 因为有新的发现所以不会厌倦。根本拍不完。 涩谷在拍摄的瞬间都在瞬息万变。涩谷车站以及和周围的高楼大厦总是在施工。 其中,就像涩谷那著名的交叉路口象征的那样,各种各样的人熙熙攘攘地交汇着。怎么拍也拍不完。这样的状态从摄影开始以来一直持续着。 但现在也受到了新冠肺炎的影响,拍摄不像以前那么频繁。
Q: 我自己的摄影方式也是喜欢拍人的脸,并且使用闪光灯拍摄,很多人会批评我太过于干扰对方,对对方造成了侵犯,对于这种拍摄方式你怎么看待? A: 如果自己的信条、主题是堂堂正正的,而且那也是自己喜欢的,我认为可以继续下去。比如说,我的照片被认为是聚焦在人的脸上,其实我会用心将街道的氛围和状态考虑其中去拍摄。另外,时刻保持着让我街头拍摄的意识。在拍摄过程中,我带着紧张感去面对,其中也含有感谢的心情。
Q: 人的脸在哪一方面那么吸引你? A: 我觉得那个人的性格和魅力等都表现在脸上。 虽然外观不是全部,但首先会去看脸。 然后再判断是否应该按下快门。 一个人至今为止的人生、今后的人生、现在的生活,也许都是依靠脸来判断的。 特别能吸引我。
Q: 在法律的层面,日本应该有比中国更加严格的法律,隐私权、肖像权什么的,你是如何处理这方面的问题? A: 至少在公共场合拍摄,是不侵犯个人隐私的。 而且,一般市民不存在肖像权,有的话也只是道德和伦理。 我经常在发表作品的时候会注意是否违反了道德和伦理。 因为要最大限度的尊重拍摄对象。 当然,照片本身必须有内在美。 我判断照片的价值的基准就是,是否存在美,这一点占了很大的比重。
Q: 在很多人批评我之后,我也反思过我自己的拍摄方式,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尝试用其他的方式去拍摄,但是我发现我还是喜欢拍摄街头的人,我对人的脸似乎天生就有兴趣,如果不拍脸,我觉得空虚,并觉得我的照片的内容很空洞。当然,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拍摄方法,大家最为所知的是「光影的拍摄方法」,就是一个人刚好走在光里面,或者注重整个画面的结构,横平竖直,或者是复杂构图。我在你的照片里看不到很多这样的拍摄方式,那么你对于构图是一种什么样的看法呢? A: 构图是很重要的因素,我认为自己就是在进行一般的拍摄。 但是不会拘泥于构图而拍摄一些无聊的照片。 倒不如说,超越了构图,也许会有我认为的好的照片。无论如何,正如许多摄影家所追求的,我也会避开预定的和谐的照片,朝着自己能接受的目标努力。像教科书上的范例一样拍照也没什么意义。
Q: 对你来说,什么样的照片是好的照片? A: 我自己也能接受的照片。 能反映出城市和人们情感的微妙之处就好。 但是很难拍出这样的照片。 而且,因为想要破坏这些东西继续前进,所以自己能接受的照片很难一直持续下去。
Q: 作为一个中国摄影师,我很羡慕日本的摄影师们找到了一种「语言」,这种语言是摄影的语言,就是在国际的摄影展上,如果我们看到一张黑白的高对比度的颗粒明显的照片,也许我们会认为这是日本人拍摄的,虽然有一些刻板印象,但是确实也是日本摄影师的努力呢。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可以从照片中阅读到西方的价值观,也可以看到日本价值观,但很少能从一张照片得到,啊,这是中国人拍摄的。那么你怎么认为日本摄影师打造的「日本语言体系的摄影」,还是说这种风格的形成是一种无意识的巧合? A: 我觉得60-70年代日本的黑白照片形成了这样的源流。 但是现在即使拍了这些,也会埋没在过去的照片群中。 我觉得有必要去追求更新颖的东西,去超越这些东西。 也就是说,作为现在的日本摄影家,必须在不被过去的摄影语言所吞噬的情况下创造新的价值,所以我认为这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Q: 我们都知道摄影和很多东西都有关,日本在过去的30年里经历了经济的腾飞和低落,包括战后的重建,也许这一段历史打造了日本摄影师的独特的语言,中国过去的时间里更多思考的是经济,所以中国的摄影师可能看到的内容并没有那么的丰富。你会认为世界的变化和国家的变化会给摄影师带去影响吗? A: 照片是属于个人的,发表的同时又会变成公众的。而且,既然摄影师也是社会性的存在,就不可能与自身的社会背景无关。我认为这些会影响着各个摄影师。因此,我认为国际形势、本国的变化等社会形势对各个摄影师的作品也有影响。
Q: 日本摄影师更替中,九零后年轻摄影师,喜欢拍摄那种意义不明,目的性不强的照片(私摄影),这与之前战后摄影师那一代区别特别大,战后战前的日本摄影师,总喜欢用图片作为表达媒介,去给图片增加多么深刻的内容,但是仿佛新一代摄影师不太关注图片的目的性跟意义,请问你作为中间的那一部分摄影师,你是如何理解九零后摄影师的作品的,又是如何理解战后一代摄影师们的作品的,这些是如何对他的作品产生影响的。 A: 我认为照片是否具有社会性,私人摄影也可以认为是反映了现代世态的。 直接捕捉到社会形势的照片和私摄影,两者同时存在不就是现在日本的形势吗? 另外,还有很多抽象表现主义的照片。 乍看之下很难知道主题是什么,但我觉得大部分都反映了社会形势。 我自己是不会改变用直接的街拍这种表现手法来发表的。我自己是会继续用街拍的方式来持续表现下去的。
Q: 因为你很喜欢拍人,我想问问「日本人」这个群体对你来说是什么样的? A: 不会特意去意识到日本人。 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在街上而已。 但是,想到他们各自的个性,作为拥有同一背景的日本人来说,更方便拍摄,更容易理解,在表现这些的时候不会产生很大的误差。 对“日本人”,我还是觉得很亲近。
Q: 你在 49 岁的时候离开了稳定的工作,选择了摄影,虽然我现在也自称是摄影师啦,但是我还是有稳定的正职的工作,请问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你放弃了工作选择了摄影? A: 48岁时在意大利的PhotoVogue比赛中,从7万多人的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被选上了大奖。 但是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参加颁奖仪式,临时取消了航班。 不仅给对方添了麻烦,自己也感到很遗憾。 既然是公司职员,就不能以个人情况优先。如果允许这样的情况,那公司就会倒闭。于是我下定决心,为了下次被表彰的时候一定能出席,为此我也决定认真地把剩下的人生用于拍摄。 我现在也没有后悔。
Q: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我自己在没有摄影之前,我对「附近」这件事没有了解,我只是感觉由于互联网,我们虽然感觉上比平时更亲近了,但实际上人与人的距离更遥远了,就好像《新世纪福音战士》里的 AT 立场一样,哈哈,但自从拍照之后,我开始发现「附近」又被重建,我开始关注我楼下的花,邻居的猫,在外面闲逛的大爷还有慌忙的上班族。不知道你在正式摄影之后,有没有发现一些和之前不太一样的地方? A: 我本来就对街上擦肩而过的人和事感兴趣,在街上走的时候也经常会左顾右盼。 我对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很有兴趣。 而且通过拍摄,更加鲜明地将这样的事情深深地记在了心里。 现在城市的气氛怎么样,什么样的打扮,流行的东西,风俗等等。 只是我一直觉得这个城市虽然很喧闹,但也很空虚,很孤独。 因为虽然买东西很方便,但是不太能感受到人的温暖。 这可能也来自于我个人的本质。 其他的摄影师会有不同角度吧。
Q: 摄影师的工作非常不容易,虽然摄影在今天是一个很火的事情,但因为每个人都可以用手机去拍摄,摄影师的价值看上去没有以前那么高了,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A: 谁都能拍摄,技术上也能马上提高,和专业摄影师的摄影技术几乎没有差别。 正因为如此,作为表现主题传达什么才渐渐变得更为重要。 目的性模糊的摄影,读者也很难评价吧。 作为摄影师,我觉得应该将自己所感受到的、所见所闻传递给世人。 全新的视角和崭新的东西,才有存在的意义。 我觉得现在需要的正是关系到能否提供这样的新的见识。
Q: 对于很多新人摄影师而言,每天拍摄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只是光拍摄,应该养不活一家人,甚至养不活自己,对于当代摄影师,还是需要更多宣传自己,对于新人摄影师的发展,你会有什么样的建议? A: 尽可能接触好的照片、一流的东西,提高自身的感知能力。 每天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过程中,就会发现自己能够接受的、有必然性的创作。 要多向社会大众求得评价和回馈。 我认为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创作是很重要的。 而且现在有网络这样的通讯手段,所以我觉得积极活用比较好。(Instagram等) 另外,现在网上有很多活动每月都会举行,所以我想参加活动并以获奖为目标也是一个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