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班的求生探索指南(一) - 少数派

写在前面

《不上班的求生探索指南》旨在为众多想要跳出现有工作评价体系的小伙伴,“抹平”信息差,提供一些前置的经验对照。《指南》以我在工作中的挣扎为出发点,重点吸收已转型成功人士的先进经验,给大家带来全面崭新的职业or人生规划视角。《指南》不是只面向年入百万的中产转型,也不是简单的“万物皆可自媒体”,将视角局限于某些自由职业者给我们画好的饼。从不上班这一角度切入,我们更想探讨的是你真实的想要的生活,再倒推得到每个人独一份的求生探索路径。我们希望每个人都可以从《指南》中找到可以对标的人/事,或者至少给你带来一些灵感或冲动与勇气就足够了。

《指南》附录

  1. 经验汲取:整合各类平台博主(少数派、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抖音etc)、网页、播客等高质量内容分享
  2. 工具方法:远程工作、副业赚钱等网站以及对应的工具
  3. 基本保障:不上班后的社保、养老保险缴纳、失业金领取等各项生活保障的最优解
  4. 数据统计:时刻关注自由职业群体动态,与你同行

关于我

2024年研究生毕业的我进入了一家民企,结合工作强度来看,福利待遇还是不错的,至少我有时间思考我的人生/职业规划。

起初,我只是不想坐在这里上班,每天早上六点多就要起床,白天的日子被出售给资本家。上班以后时间按周记,重复的生活让自己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是活了365天,还是同一天活了365遍?”想起我在上学期间实习的经历,我确信我是干一行讨厌一行的,从互联网运营、房地产营销、工程类国企成本控制、体育行业市场部门等实习,在主打垂直深造的职场,我的简历含金量算是越来越低。万幸体育行业这份实习为我提供了一个远程工作的机会,让我看到了工作的多样性,才让我有了底气去选择不一样的工作。

当我把目光放在市面上的招聘软件,我知道作为工作年限只有半年的往届生,我的机会大不如前。因此我开始思考如何在谋生的前提下,尽可能高得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我开始思考我的未来,而我向来是不喜欢走既定路线的,一眼望到头,工作到老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我向往自由。

目标之一:时间自由

没有人愿意变成90岁的巴菲特哪怕富可敌国:时间才是真正的货币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的目的之一就是能够“自由”把控我的时间,而不是低廉的把它当商品出售。假如在我20多岁的年纪,只有完成初始的资本积累这一个主线,把人生的旷野限制到轨道上,那等到我步入中年、老年,就几乎不会再有机会去发现、去体会多样的人生。

传统的工作,薪水、工作经验和工作年限成正比,有精力想要四处闯荡的年纪却被迫被繁重的工作缠身,等到中年稳定下来回顾过去的20年发现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帮别人完成了他的工作而存在,想要不顾家庭在现实上演《月亮与六便士》中斯特里克兰德的生活,代价真的太大。虽然在这个时候有了一定的钱和地位,也只能在KTV唱首老男孩祭奠自己死去的青春了。

因此,秉持着这一人生态度与理念,我想要首先实现时间自由,进而追求财富自由。这是阶梯性的并非跨越性的,无论在那个时代,普通人想要乘上风口,一夜暴富,与长期的复利积累脱离不开,除此之外只能出门撞大运了。

你以为的撞大运vs真实的撞大运

你以为的撞大运vs真实的撞大运

时间自由的第一个进程是由固定时间工作制转为固定时长工作制,由坐班工作向远程工作迈进。第二个进程则是摆脱劳动合同的束缚,实现自由职业——自己当老板,为自己打工。在每个进程的前中后期,最重要的是清楚的认知自己的人生愿望,再去做对应的选择。如果没有明确的清单,那就退一步想一想未来的人生真的是你想要的吗?当然了,在你试想未来人生图景的过程中,你不能仅仅只把自己一个个体涵盖在内。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你的父母、伴侣等亲人或者朋友都是你人生的一部分。你做出的每一个选择,牵一发而动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