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聽微讀電台,我是微讀。今天這一集比較特別一點喔!

首先第一個特別之處,是因為我錄製 Podcast 這一天是颱風假。因為我就在桃園嘛,剛好有颱風,所以就放了一天的颱風假。我就想說,颱風天感覺特別適合在家錄 Podcast,特別適合自言自語,聽著外面的雨聲,然後泡一杯熱奶茶,默默地度過一天。當然,其實我也做了很多事,等一下再跟大家慢慢地分享。

再過來第二個特別之處,是我今天想要比較 Free 地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在看的書、最近聽了不錯的演講,以及最近覺得比較有受啟發的內容。我就想在這一集呢,通通都分享給大家,就是一個像聊天的分享,大家不用覺得壓力很大,好像每一週都一定要按照我的進度看完一本書,就覺得好像跟不上。但也不用擔心,就是慢慢地跟著自己的節奏就好了。所以這一集呢,是以聊天的方式跟大家來講我最近覺得特別有意思的內容。

那馬上就進入我們今天的內容吧。


💡 颱風假的一點反思:打破慣性與自我成長

其實今天會錄製 Podcast 也是一時興起,因為我也不知道今天會放颱風假。然後就在早上剛剛起床的時候,就想著今天來錄一下吧,然後就這樣子有了這一集產生。

很神奇的是,比如說平常我們在工作日的時候,週一到週五,你要早起,人會想說「啊,困難喔!」,就是想要再多睡五分鐘、多睡十分鐘,能賴床就盡量賴床。但是當你發現自己有一個突然多出來的假期,就這麼一天的颱風假,你就會覺得我想趕緊早起來做很多我平常沒有時間去做的事情,就一秒都不想浪費。

所以我今天反而蠻早起的,就是大概七點半不到吧,就起來了。平常如果是上班的話,要我七點半以前起來絕對不可能。我就有種很奇怪的一個逆反的心理。就包括週六週日喔,可能大多數的人就想了,「哎呀,平日工作那麼辛苦、那麼早起,那週六週日就睡晚一點。」我以前也是這樣。但是呢,很神奇的就是我週六週日反而喜歡早起,因為我就是不想浪費可以屬於自己的時間。我反而會在週六週日的時候會更早起,然後一整天下來是完完全全屬於自己去安排的,我反而很喜歡這樣子就是反過來做。

當然,這樣能讓自己放鬆也是很好,只是我會覺得我希望去把握這個多出來的假期,然後讓自己可以多一點時間去思考,或者是說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那早上呢,雖然是早起,但其實我也做了蠻多事。就是我有練英文,因為我現在在練英文的口說,然後我也看了一些我一直都很想要看但沒時間看的演講,然後呢也看了書,然後也做了一個線上的會議,其實一整個早上也做了蠻多事情。我現在錄製的時候是下午,然後現在的雨也是蠻大的,但總體來講,微讀覺得今天遠比平常呢多了一些從容的時間,就感覺不會那麼匆匆忙忙的,反而是有很多可以靜下來,讓自己可以抽離平日的節奏的這樣的感覺。


📝 年度回顧與突破:訪談經驗的反思

OK,今天就是閒聊,但閒聊也是有一個大主題啦。一開始的時候就是想跟大家簡單回顧一下我今年做了哪些計劃,然後以及未來會有什麼樣的規劃。再過來就是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在追的一些演講或者是不錯的內容。

首先,我們來講一下我今年的回顧。簡單的回顧,就是今年其實我做了蠻多突破。我參加了很多的線上課程,然後包括線下的讀書會。這是我對自己年初就有一個期許,我希望可以更多地認識不同領域的朋友,就是更多地去接觸很多都是想自我成長的朋友。所以我就是參加了很多我自己感興趣的一些課程。

微讀也非常鼓勵現在有在聽我 Podcast 的朋友們,你們是也可以這樣默默地去給自己做一些計劃。就是你對什麼領域感興趣的話,現在網路那麼發達,各種線上課程也非常的多,都可以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呢,去參加一些課程。有些是免費的,有些是付費的。當然我個人會比較推薦付費的,因為付費的肯定是有一定的品質保證。那免費的也不一定都不好,你可以先試聽看,然後呢覺得真的是適合自己之後呢,再進入這個付費的課程當中。這都是非常好的一種投資。我覺得投資什麼最好?當然就是投資自己最好,因為自己是不會背叛自己的,所以一定是不要吝嗇在學習這方面。

除了參加一些線上課程、線下活動之外呢,我今年的另一個突破就是我訪談了很多不同領域的說書人。包括大家現在 IG 上面所看到那些厲害的說書人之外呢,我之後的計劃也是會想要繼續地拓展自己訪談的對象,不限於說書人,可能會是有更多更多跟書籍行業有關係的,比如說編輯啊,還是一些創作者們,我都很非常的好奇他們的創作的想法。

然後我也希望我的訪談的內容呢可以更加的深入。因為我自己也做了一個反省,就是說我在回看我那些訪談的節目的時候,我發現我自己可能有一點點過於緊張,就是會容易把嘉賓搞得也跟著那麼緊張。就是因為我是內心很欣賞這些人,所以我才會去採訪他們,然後所以在採訪之前雖然做了很多功課,但我還是會覺得比較小心翼翼的,然後很害怕自己會出錯的那種訪談心態去跟他們進行交流。然後這種緊張的心情其實也是會影響著整個訪談的過程,當然也會影響著嘉賓。所以微讀自己在反思的時候,我自己知道自己有這樣的問題,我就會希望在接下來的訪談節目當中可以進行改善,就是可以讓自己更自然一點,然後更具有個人風格一點,就是不要這麼的按照訪綱去進行採訪。

我以前也當過一小段時間的雜誌社記者,然後也有去做一些採訪,然後我很同意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太過於專注於要把整個訪綱完全地、完整地問完。導致當比如說嘉賓正在回答我的第一題的時候,我已經心思到了第二題、第三題、第四題了,所以我真的沒有辦法很認真地聽他到底回答我什麼。直到我最近看了一個節目,那個節目是在講說我們要怎麼樣去更好地進行一些深度採訪的時候,我才得知了,其實採訪當中最重要的其實不是那些訪綱,不是那種條列式的 1、2、3、4、5、6、7、8、9、10 全部問完,而是追問。追問其實往往才是訪談當中呢最重要的神來一筆,那這也是採訪節目會好看的亮點之一。

所以我會繼續堅持下去訪談。在訪談的過程當中是會有那些觸動的瞬間以及非常有受益的瞬間,你就會覺得這是一個雙向的能量交換,你會從對方身上獲得了某些力量,然後更好更好的是,你可以藉此機會、藉著訪談的機會呢,可以認識非常多不同領域的大師們。這些大師們真的都是非常非常頂尖的,而且他們都有自己過來人的經驗,然後不只是我有受惠,我也把這些受惠的內容呢,一併地分享給我的聽眾,這對我來講都是雙贏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