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想要做一个共同体?

做这件事跟自己的联结点在哪?我们想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共同体?我们想聚拢的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书籍《关系性存在》

生活就意味着参与对话:提问、注意、回应、赞成、凡此种种。

随着参与者行动越来越深入地相互交织,意义在不断地发生改变。那些惯常实践现在被植入新的情境,并以新的方式被补充。言语和行动因此获得不一样的功能,变得更加富有意义和更加完善。

每一场对话都是一个潜在的开放性场域。

在联合行动中,我们被建构成个别的实体,但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自我身份也在不断演变(self-identity)

在每一个关系的时刻,我们都需要与周围环境发生共振,吸收她的潜能,创造新的生成物,并将它们纳入更大规模的关系流,我们正式在这样的关系流中被构成。

在生成性关系的过程中,新的、更加丰富的潜能借助关系的流动得以释放。生成性关系过程刺激了意义的扩张和流动。

每一刻我们都站在重要的联结点上,收集我们的过去,推动它们向前,在联合中创造未来。

如果一个人致力于创造积极的未来,注意力应该指向关系的路径(relational pathways),即如何联合各种汇流,以便使从一簇汇流到另一簇汇流之间的路径通达,最终走向积极。

汇流本质上是有待我们补充的“一种行动”

从关系的视角来看,理想状态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舞台,不同学科的成员短期组合,参与和分享其中。也就是说,不管出自何种学科背景,研究者可以随时联合起来加入任意知识创造团队。于此同时,没有任何一种研究组合是固定不变的。

将创造性视为个人的灵感,与他人个觉,无助于培育创造行为。但如果将创造行为视为关系中的行为,我们就可以进一步讨论什么样的条件有益于这种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