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回顾
几个选择:
- 做生态(围绕主线的诸多大小产品) or 专注核心产品(例如 ENS DAO、Uniswap DAO)
- 偏商业性较低底线更多盈利(特别注重盈利,商业化,发行资产等) or 偏公益性较高商业底线(关注使命和解决的问题,次要盈利)
- 坚持良心,提高行业的底线
小作业
- 融资要怎么融?例如是募捐还是募资?目标人群是什么?
- 主线叙事是否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和问题?
贡献值
按照 50P / hour 计算积分,非 LXP,需要计算下 LXP 的映射关系,仅作为占比计算。
| Name | Points | Reason | Date | 
| Bruce | 100 | 第一轮会议 | 2.23 | 
| Muxin | 0 | 第一轮缺席 | 2.23 | 
| Marcus | 100 | 第一轮 | 2.23 | 
| Echo | 100 | 第一轮 | 2.23 | 
| 98 | 100 | 第一轮 | 2.23 | 
| Kahn | 100 | 第一轮 | 2.23 | 
| qiaoliang | 100 | 第一轮 | 2.23 | 
| Sally | 0 | 第一轮缺席 | 2.23 | 
| Bruce | 150 | 第二轮会议,三个小时 | 2.26 | 
| Muxin | 150 | 第二轮会议 | 2.26 | 
| Marcus | 150 | 第二轮会议 | 2.26 | 
| Echo | 150 | 第二轮会议 | 2.26 | 
| 98 | 150 | 第二轮会议 | 2.26 | 
| Kahn | 150 | 第二轮会议 | 2.26 | 
| Qiaoliang | 150 | 第二轮会议 | 2.26 | 
| Sally | 100 | 参与两个小时 | 2.26 | 
|  |  |  |  | 
问题
- 缺乏主线、叙事、清晰定位,产品过于分散,串联较少
- Onboarding 新人(用户 + 开发者),buidler(开发为主,擅长研发,保持特点) + 组织大家对 Web3 生态做贡献,开放开源多一些,以 DAO 的方式公开透明的机制
- LXDAO 的价值观:良心
- LXDAO 是 Web2 通往 Web3 的大门,我们有教程也有实际的项目来磨练你的技能,带着你进入 Web3,参与顶级的项目,刷履历
- LXDAO 是一个连接器,通过 reputation 等链接 Web3 基金会、生态,把 builders 拉进来贡献
- 教育:实战型教育,而且做知名项目,被人带着,参与进来。类似 Web2 到 Web3 的桥梁。
 
- LXDAO 通过一种机制,来保障开源开放的项目可持续,公平公正的分配收益并且监督开发者履约
- LXDAO 还是一个土壤,支持有想法的 buidlers 创造新的东西,有限制
- LXDAO 是一种新的生活或者工作方式
 
- 缺少针对主线的运营和品牌宣传和大型活动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