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发现的宝藏作家——格林。即使已读完三个月,每一本书的人物情节,精彩片段,我都能马上回忆起来,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格林精妙的心理描写,以及结构安排。《文静的美国人》里对越南战争之虚无,对无谓惨死的越南人的通情,对身为美国人的惭愧;《布莱顿棒糖》里救赎别人的正义感与傲慢的模糊边界;《权力的荣耀》里面对墨西哥反宗教的革命,身为教士的命运与信仰挣扎;格林的小说不仅主题诱人,更在于他谋划情节的开展,松紧相宜,让人完全着迷。
村上曾说他也喜欢格林,读《权利与荣耀》时,神父漫长紧张的逃亡过程,几乎就像中年人寻找失踪妻子或星形羊的漫长旅程。而格林通俗小说式的精彩情节,比起资本主义后期混沌迷茫的内心探索,读来还更过瘾些。
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同我的自大和偏见作斗争。
甚少读中文小说,读完这本短篇小说集的第一篇故事时,仍然觉得不过如此。行进过程中,虽有佳篇耸动(《传彩笔》《酿酒师》),但我仍想着匠气太重,少了灵气。直到最后一篇小说,《音乐家》,我完完全全被这位作者征服。我想到之前的篇目,魔幻现实、我一直寻找的现代小说如何加入现代元素而不丢失小说的漂浮性(微信、手机的出现)、题材的多样,优点不胜枚举,它几乎就是我期待中优秀现代中文小说的样子。
而最后一篇短篇,《钢琴家》,它对音乐的描绘,足以把我(物理意义上的)震出地球。因为它竟让音乐家在河底演奏,在花瓣上演奏,在月球背面演奏,在水晶球里演奏!我当时所受的震撼无异神奇博士经古一点化,穿梭奇异宇宙。
去年看了《树上的男爵》之后,我对卡尔维诺的兴趣越来越大,今年看了「祖先三部曲」的另两部,《分成两半的子爵》和《不存在的骑士》。
同样篇幅短小却精妙非常,看似传奇的故事,玩转抽象的概念。
还有卡尔维诺的另一部作品《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这部作品就不靠故事精巧,文字优美取胜了,而是完全探索“文学”可能性之作。操弄“作者”“读者”“书籍”的概念,完完全全实验性、新奇的作品。
英译者:Philip Gabriel & Jay Rubin
在读过林少华的翻译后,再读村上小说的英文译本是令人耳目一新的体验。多了确定感(村上“无可无不可”的特色仍在,但至少表示约略的词减少),最新奇的还属故事,因为读村上的长篇多,短篇少,这次在英译本里发现了好几篇新故事,The Year of Spagetti,Crabs,等。但两种语言的译者所营造的感觉无疑是近似的,感伤的,冷幽默的,这点,我还是要感激林少华,并向他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