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创造&交流 @即刻&即友 整理@江浩Corli

20200816

@kyth

元气森林乳茶包装设计的几个亮点:

@徐小亮儿_汤姆叔

CMO多短命,建议CMO和CIO多联手,职业定位不清晰是最大的悲哀。

CEO在决定CMO该从哪方面发力后,就要对该职位的责任有相应规定。几乎所有CMO都负责品牌战略和获取消费者洞察。关注战略的CMO还须监督公司“智库”创新研发和产品设计的工作,但基本上不负责将战略融入到广告或营销宣传策略中。负责商业化的CMO必须在制定品牌战略方面承担重要责任,并通过社交、数字、广告和内容方案,开展活动和建立伙伴关系等手段,将品牌战略转化成可以提高销量的营销计划,但几乎不负责公司层面的前期战略决策。负责公司整体损益的CMO应对整个流程负责。

让期望和责任匹配是很容易出错的环节。公司一般会将CMO的职责描述成改变公司整体业绩的角色,但若你仔细研究这些工作职责,很快就会发现,CMO只担负商业化的职能。换句话说,公司的期望通常会远超出实际给予CMO的权力。

@山里有座山人

找到了一篇17年写的美团业务分析,现在看看好像是这样🤔

自己对业务的几点理解

以前自己在美团,主要做的刚开始是团购,用低价的套餐去做引流,这样在前期给商家确实带来了很多的流量,但是客单价却上不去,无形中利润也在被压缩,在美团点评高毛利下开始出现:品牌商家抵制或活动要求严苛,用户体验差、中小型商家出现线下接待、转化平台用户的问题,所以美团点评开始推广买单、用户营销的活动,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出现了,商户认为买单不够吸引用户还要收取比微信支付宝更高的手续费,在美团点评补贴停止后,基本都是买单笔数不温不火,也正是如此现在美团在做POS给用户营销抓取数据、做ERP去抓取商户数据为商户运营做沉淀,在这整个过程中我个人认为ERP业务是美团点评最艰难的战场,但同时也是未来,因为只有了解的整个商户的从开业到打烊所有的数据,才能从以往浮于表面的交易额转变为真正业态到底是什么,并且结合前段POS收集用户数据去做真正营销中心、做用户、做行业解决方案、以至于做更深的金融业务,所以现在美团无论是做团购、电影、广告、打车、外卖、酒旅以至于现在的新零售都是正常的业务形态发展,因为美团点评的所有业务点都是扩展到这些业态。

关于美团点评,我认为的几个重点

1、金融业务的买单、POS业务,买单这类涉及到支付端的只会去平平稳稳的转换场景,不会做很大的业务动作(因为美团点评一定阶段内不愿意和微信支付起冲突)POS业务是主力会下力气的推进,在团购红利期还有影响力的时候去快速用POS做收单业务(抓数据、沉淀钱、做金融:短期小额单款:先商户端、后用户端,长期可以对行业资金入股)做大这块蛋糕

2、ERP业务,入门较晚,行业巨头根基稳定,由于会员和门店数据原因,商户不会轻易更换,所以不会去大动作的推进,但是未来重点业务,在挖掘完商户数据后,未来可以可以做行业解决方案、做更重的金融业务和参与行业(B端业务、参与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