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创造/交流 @即刻&即友 整理@江浩Corli
@Funnnnnnn
【2020疫情时期的记录】人流、物流、信息流,都开始流动起来了吗?好像都还没有……🤦🏻♂️
倒是资本市场恐慌的要流动性,今天是3月美股第三次熔断… 有现金流的控制好抄底节奏,没现金流的开始变现避险。
因为疫情隔离,人流物流信息流流通时增添了许多成本,至于看到多少收益又看到多少成本,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我工作的公司在北京和广州两地办公,广州同事已经全员复工,北京还要等等… 地区治理水平是有差别的,就像对待疫情中日韩三国就不同,和英国差别就更大了。
省之间治理水平和复工节奏也都不同。比如开始时大家夸河南,一些抄作业的简单化舆论,但默默做的科学合理的上海和浙江好像也没什么人说抄吧(可能我上网少)
期间我也有过一些批评观点在脑海,但回过头看,好像我所质疑的错误是对的,我认为对的是错的。作为面对大千复杂世界的新青年,我还是收敛的观察更多。朋友圈中有更勇敢的年轻人take wx被封的risk表达诉求和观点,特别有段时间,被各种信息淹没。
但总觉得没有饮食男女约会来的真实吧~所以我肉身去了趟重庆待了四周。
年轻时总想换几个地方待一待,pual graham《市井雄心》里写过的:有些人16岁就知道自己一生的目标,但对于绝大多数有雄心的年轻人,领悟到「天生我才必有用」要比「天生我才有嘛用」早一点儿。他们知道得做点不平凡的事情。只是还没确定是要做一个摇滚明星还是脑外科医生。这也没什么错。只是如果你壮志在胸,就得反复试验去找到去哪里生活。你要是在一个城市过得很自在,有找到家的感觉,那么倾听它在诉说什么,也许这就是你的志向所在了。
@少楠Plidezus
历时三年升级到了3.0,从自动到手工,从摘录到复盘,颇为有趣的一段体验。
这是新版第一期,关于交易平台的三篇内容整理,以及关于个人信息管理一个思路
感谢@jingywzo @kyth @后厂村的刘飞 @zacfire @陈鲸鱼 的帮忙测试和启发嘿嘿
《产品沉思录3.0》
@Shixian
之前听Alex关于TT的All hands,他提到各种创意素材对TT之所以是TT的重要性。从这个角度想了一下抖音和视频号的很大区别:抖音希望你在这里看视频,学习怎么做视频,然后做自己的视频上传。做不做也不重要,想要在这里火一把的人能学会怎么做就好。但不管是制作者还是观看者都能形成对内容调性的认识。视频号不管你怎么做的,分享到这里就好。微信看起来也是不可能提供更丰富的编辑功能的。
不知道从我这个描述能不能get到两款产品设计的思路差异。某种程度上我觉得抖音还是更酷一点,因为我总认为有调性有品牌同时还能赚钱是下一个阶段互联网产品努力的方向。不能只做基础需求的线上化承接,除了改变行为模式更重要的是改变认知。
@瑞塔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