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彥婷(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南部辦公室辦專員)

社大農民力_封面.jpg

近十年來,因為整體社會氛圍與結構的改變,台灣進入第三波青年返鄉/入鄉的風潮。早期若想投入農業技術學習,大多可從以下幾個管道習得:

  1. 家中已有務農基礎,在地方上有基礎的互動網絡,可透過與鄰里親友互動,相互交流耕種經驗。
  2. 具備一定的生產規模,且已加入地方產銷相關的人民團體,例如農會產銷班、合作社等,透過該團體規劃相關作物學習課程。
  3. 具有農專業學習本科背景,可優先取得並參與農業試驗改良場所相關學習課程。然而這些管道皆須要有一定的背景條件,這對於無農村在地網絡、無農業學習背景「雙無身份」的農業/農村新手,反倒形成了不易跨越的門檻。

自1998年起,第一所社區大學成立後至今,全台已經有88所社區大學,從都市到鄉間、從海線到山村,各地社區大學透過在地互動與經營,開展出多樣化的學習行動,也回應了不同地區發展的樣貌及面臨的議題,例如鄉村地區的社大,會透過開設各類農業技術(包含各式農法認識、農產品加工等內容)、農村文化認識等課程,以及辦理農村相關議題講座,來回應時下農村需求與狀態。

由於社區大學的參與較無門檻限制,無論是專業農、兼業農,甚至是有意願但仍未投入農業的青年,都可透過參與社區大學的課程與活動,進行農業相關技術與知識的學習,這反倒促成社區大學成為農業新手及農村新住民進入地方的新路徑,並形成新形態的在地農民支持網絡。

會訊圖1-透過計畫開創社大原有課程與在地農友的互動。圖為宜蘭社大「班級與農沒有距離.jpg

🌿透過計畫開創社大原有課程與在地農友的互動。圖為宜蘭社大「班級與農沒有距離」

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自2017年起便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合作「社大的青農網絡—營造青農的在地多元支持平台」計畫,梳理各地社區大學與在地農友互動經驗與觀察,並於2018年開始與社區大學合作推動在地青農支持行動方案,協助各地社區大學發展在地的青農/新農支持行動。

會訊圖2-社大組織在地交流論壇,讓農友有機會拿起麥克風分享自身的經驗並交流彼此的想.jpg

🌿社大組織在地交流論壇,讓農友有機會拿起麥克風分享自身的經驗並交流彼此的想法

在過去五年的行動中,可發現到社區大學網絡中觸及的多以個人、小規模、友善耕作類型的農友為主,且除了剛進入農村的青年農民,也有許多中壯年或退休後投入農業的新農民。此外,在社區大學的場域中,有高度的交流性與實驗性,這也吸引許多想嘗試不同種植方式、作物的新農民加入,進而陪伴農零代走向農一代。

會訊圖3-社大團隊實際至農友田區進行訪談也是認識農友狀態的重要工作。圖為新化社大團.jpg

🌿社大團隊實際至農友田區進行訪談也是認識農友狀態的重要工作。圖為新化社大團

面對不同樣態的農民,社大開展出的互動型態又有哪些?全促會與社大夥伴合力書寫《社大農民力:社區大學農民支持經驗冊》,這本手冊收錄本計畫七所持續合作推動農民支持行動的社大經驗,藉由各地社區大學的經驗梳理,來了解社區大學面對不同樣貌(生產規模、從農模式、年紀等等)的農民,所發展出來的支持行動樣態,並從中探討社大在面對台灣三農議題時,如何看待自身的角色與定位,也期驥透過本冊能引動更多社大夥伴、地方團體朋友,能一同加入關注台灣農業、農村及農民的行列,共同來開展更多元的農民支持行動。


第一波:在1990年代解嚴後,返鄉青年希望透過重新認識及參與在地事務,建立對自我和價值的認同。因此,重心聚焦在非營利性事務,而非如何將地方文化轉化為經濟產值。

第二波:2000年之後,因921地震對在地產業造成巨大破壞,政府以多元就業方案號召青年投入地方。例如,農委會於2006年推出「漂鳥計畫」、2008年則推「農村再生計畫」,「政策誘因驅動」促成第二波青年返鄉熱潮。

第三波:2010年之後興起,至2015年出現高峰。這次背後推力相當多元,例如學運或社運青年轉入地方扎根、地方政府倡導青年創業,都市高房價則迫使青年返鄉或移居非都會地區,甚至包含個人追求的生活價值及風格、接班或照顧長輩的家庭因素等。詳細可參閱獨立評論文:**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88/article/5974**

《社大農民力》線上版QRCode-0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