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這則筆記是2019年10/14,閱讀《靈樞‧本神篇》的一篇暫時小筆記。引用的篇章是這段:
肝藏血,血舍魂,肝氣虛則恐,實則怒。 脾藏營,營舍意,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藏不安,實則腹脹經溲不利。 心藏脈,脈舍神,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 肺藏氣,氣舍魄,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實則喘喝胸盈仰息。 腎藏精,精舍志,腎氣虛則厥,實則脹。 五藏不安。必審五藏之病形,以知其氣之虛實,謹而調之也。
以下說明這個筆記的整理想法。
右邊的上下軸,越上層的屬性越概括,越抽象,但也越靠近我們神志的運作。越下層則是越具體,以表現為主,也就是透過症候我們要辨認分屬五藏藏象類型比較容易。舉例來說,靈樞本文提供的五藏氣虛,從症候上比較好辨認:
肝氣異常會出現「恐」跟「怒」的情緒表現極端。
脾氣異常,首要會出現四肢控制問題(跟我們脾主四肢的聯繫還沒有太遠),再來會連動到「五藏」,消化系(腹脹)跟泌尿系(溲不利)的症狀。
心氣異常,也會出現兩種極端:「悲」、「笑不休」。
肺氣異常,會出現呼吸系統的症狀,以及胸膈、橫膈膜呼吸異常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