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許多影像分析的方式僅是對影像資料加上一串文字描述,沒有對描述內容做限制及標準化,如此很難將這些文字量化成有意義的數值資料,執行進一步科研分析。因此 BIIGLE 規範以下兩種方式讓使用者描述一張影像:
至於標籤和註釋(以下合稱兩者為「標註」)的實際內容,來自於標籤樹中的選項。標籤樹(Label Tree)是多(或單)個階層式(或扁平式 )的標註選項集合(例如下圖「標籤樹範例」)。BIIGLE 限制使用者僅能選擇標籤樹中的項目,作為標籤或註釋來描述影像。如此,在使用者完成影像標註之後,BIIGLE 便可以統計每張影像的標註數量、匯出標註報告,將影像資料轉換為量化的資訊。
再進一步說明何謂「標籤」和「註釋」。首先,「標籤」相對單純,就是選擇標籤樹的其中一個選項來描述整張影像,常被用於描述影像所呈現的棲地環境、影像的分析進度…等等。而「註釋」則較為複雜,它實際是包含了「框選區域」和「註釋-標籤(annotation-label)」兩部分,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定義影像的某個區域、並以註釋-標籤來描述該區域呈現的內容;而一個框選區域,是可以加上多個註釋-標籤的(但至少須有一個註釋-標籤;若是刪除所有的註釋-標籤,則框選區域也將被刪除,意即刪除了整個註釋)。註釋則常被用來標記出影像裡的生物、海洋廢棄物...等等。
<aside> ❗
注意:BIIGLE 系統所出現的「標籤(Label)」以及相似詞彙,以下比較、釋疑之:
以下段落為替影像新增標籤和註釋紀錄以及相關進階功能的操作教學: